事项:
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广西新材料拟投资197.5 亿元建设年产120 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
评论:
锦纶再创新篇,涤纶+锦纶双轮驱动化纤发展。公司拟在广西钦州港园区内新建投资197.5 亿元建设120 万吨己内酰胺-锦纶切片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内容包括:2*30 万吨/年环己酮、2*40 万吨/年双氧水、20 万吨/年合成氨,10 万标方/小时制氢、2*30 万吨/年己内酰胺以及60 万吨/年聚酰胺聚合等生产装置;二期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再建设2*30 万吨/年环己酮、40 万吨/年双氧水、2*30 万吨/年己内酰胺以及60 万吨/年聚酰胺聚合等生产装置。该项目还要配套建设120 万吨锦纶6 切片产能,投产后,公司加上母公司恒逸集团锦纶6 产能将达到170.6 万吨,占国内锦纶6 产能比例接近25%,锦纶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2021 年10 月底,公司拥有聚酯纤维产能776.5 万吨/年,在建聚酯纤维产能185 万吨/年,产能规模居涤纶行业前列。公司形成了特有的“原油-PX-PTA-涤纶”和“原油-苯-CPL-锦纶”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涤纶宜积极看待,产业利润分配重塑产业格局。每年年末属于行业季节性需求淡季,2021 年年末叠加国内疫情影响长丝需求偏弱,长丝库存接近20 天高于往年同期。从加工利润来看,过往行业需求底部时长丝基本盈亏平衡状态,而2021 年末长丝吨加工利润依然有接近300 元/吨,这与行业上下游利润分配和长丝供需格局明显优化有关。今明两年上游PX、PTA 和MEG 供给增速在20%左右,而长丝产能增速只有不到10%,产业链向长丝端转移明显。长丝供给格局经过多年的优化,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明显,其中CR3 在POY 产能占比超70%,龙头企业在产业协同和议价方面提升明显。2021 年8 月华东疫情长丝需求偏弱时长丝加工利润也有300 元/吨也可验证这一点。如果我们以300 元/吨行业底部利润测算,长丝龙头企业2022 年动态PE 只有个位数。考虑到疫情和海运费存在向好预期,建议大家积极看待。
东南亚经济复苏强劲,文莱炼厂助力未来发展。根据IMF 今年1 月最新的预测,以印尼、越南、泰国、马来和菲律宾为代表的东盟五国2022 年和2023年经济增速分别是5.6%和6%,同比2021 年增加了2.5 和2.9 个百分点,经济复苏动力持续走强,公司文莱一期800 万吨炼厂有望充分受益。公司还规划了文莱二期1400 万吨炼厂,这将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43 亿元、54 亿元和59 亿元,对应EPS 依次为1.17、1.48 和1.61 元/股。按照周期行业一般给予10 倍PE,对应2022 年业绩给予14.8 元/股目标价并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需求下降超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