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中国院线行业领导者
2016 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份额 13.6%,位列第一。截至 2017 年 4 月底,公司拥有已开业影院 416 家, 3,654 块银幕。公司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和市场份额已连续八年位居中国第一,同期在澳洲电影票房市场份额为 20%(源于收购的 Hoyts, Hoyts 在澳洲市场的电影票房市场份额长期保持第二位)。2016 年营业收入 112 亿元,同比增长 40%,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15%,非票房收入占比为 35%。
公司为 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回暖的受惠者
2016 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仅为 3.3%,为十年新低。 互联网票补大幅减少,高品质影片小年,以及广电总局打击票房造假为主要理由。考量中国人均观影次数仅为 0.98 次,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我们预期 2017 年中国票房收入恢复增长为大概率事件。公司作为行业领导者,为主要受惠者。
非票房收入占比提高拉升估值中枢
目前资料显示, 继收购了慕威时尚和时光网后,电影产业生态圈逐步完善中,这表明公司的商业模式持续向轻资产模式推进, 同时意味着长期股东回报率在提升。我们认为投资者对该点的认可程度(品质、可持续性和非票房收入占比的天花板等),将反映至市场给予公司的估值中枢。
投资建议
我们预估公司 2017 年、 2018 年和 2019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43 亿、 172亿和 203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28%、 20%和 1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 17.7 亿、 20.8 亿和 25.1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30%、 17%和 21%,分别对应 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每股收益 1.51 元, 1.77 元和 2.14 元,目前股价分别对应 2017 年 PE37.2x 和 2018 年 PE31.7x。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 1)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于 2017 年回暖;( 2)公司与院线领域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3)非票房收入占比增加。
我们以 2017 年 PE40.0x 为基准,目标价设定为 60.4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的投资建议,目前股价隐含上涨空间 8%。
风险提示
( 1) 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回暖不及预期;
( 2) 2018 年 1 月 22 日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导致届时流通股份增加169%。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