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
自 2004 年起公司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退城入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煤、盐、氟、硅和石化”产品链, 主要产品涵盖己内酰胺、多元醇、聚碳酸酯( PC)、 烧碱、 甲烷氯化物、甲酸、氯化石蜡、尼龙 6、氯化苄、有机硅、尿素、复合肥等百余种产品。目前, 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被认定为“中国化工园区 20 强”。
2017 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后续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公司主动转型,关闭部分化肥产能,营收和净利短期受累,但预计长期仍向好。 2016 年,公司营业收入 109.49 亿元,同比下降 14.94%;归母净利润2.53 亿元,同比下降 12.69%。 2017 年一季度,尿素及部分化工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经营业绩改善,公司营业收入达 37.08 亿元,同比增长 57.35%;归母净利润达 2.40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427.65%。
我国 PC 缺口百万吨,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2016 年,我国 PC 生产能力达到 87.9 万吨/年,产能居世界首位,但以外资和合资企业为主, PC 产量约 64 万吨,进口量为 132 万吨,出口量为 22 万吨,表观消费量为 174 万吨,对外依存度 75.9%。
预计到 2020 年产能将达到 190 万吨/年。从需求方面看, PC 将向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和 LED 等高增长领域发展,“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 PC 需求年均增长率达 6%,到 2020 年消费量接近 220 万吨,仍有一定缺口,但供需缺口大幅收窄。
公司目前 PC 产能 6.5 万吨/年,预计 2017 年底加上新建产能后总产能可达20 万吨/年,占全国 PC 总产能 18.5%,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制冷剂景气向好,公司氟化工盈利能力增强
目前制冷剂 HFC-125、 HFC-32 和 HFC-134a 有效产能合计约 52 万吨/年,年产量约 34 万吨,平均开工率 65.4%,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在下游冰箱、空调和冷柜等需求刺激下, HFCs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此外, 环保趋严叠加萤石矿涨价导致氢氟酸量跌价涨,进而导致 HFCs 成本上升和短期供应紧张, HFCs 价格大幅增长。
公司制冷剂产品 HFCs 产能分别共 3 万吨/年, 且上游原料甲烷氯化物由公司配套生产,同时生产氟树脂产品,具有一体化优势。今年初以来,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氟化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公司烧碱、 甲酸等产品市场好于去年同期
公司烧碱产能 40 万吨/年,基本满负荷运行。另外,液氯的平衡能力是氯碱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公司下游耗氯产品较多,除了消耗掉自产液氯外,还需外部采购。 而一般液氯过剩的企业会倒贴约 700 元/吨的液氯处理费用,公司能“ 废物” 利用。
目前,世界甲酸产能合计约 131.7 万吨,我国甲酸总产能约 55 万吨, 超过全球总产能 40%。 公司二期项目建成后公司甲酸产能达 40 万吨/年,将占全球产能的 30%,成全球最大甲酸供应公司,继续提高甲酸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对公司主要产品供需向好、价格稳中略增的判断,以及公司在建项目的产能释放预 期,我 们预计公 司 2017/2018/2019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4.93/186.27/201.1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60/10.26/11.02 亿元,EPS分别为 0.52/0.70/0.75 元元。根据可比公司 PE 均值 15.6 倍,给予公司 2017年合理 PE 估值倍数 16 倍,对应 2017 年公司合理股价 8.32 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生产事故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