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龙头快速增长,定价、 区域布局、质量等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作为CRO领域龙头,主要从事临床试验技术、 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以及其他注册申报、翻译、 影像、 SMO业务等。其中临床业务主要分为进口药再注册、国内创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国内仿制药等。国内CRO行业整体保持接近30%的增速。 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创新药领域, 定价仅次于国际巨头, 估计约低20%, 较国内平均水平高30%。 国内普通CRO公司拿单较少。 进口药再注册这块优势主要在于时效性和网点广泛, 降低了人员出差的成本。
政策风雨后见彩虹, 药品审评加快和一致性评价带来放量
2015年CFDA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后,对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业务产生较大影响, 15年临床试验技术收入增速从40%下降到20%。 CFDA发布改革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意见, 提出鼓励支持轻资产型创新药的研发, 提高审评审批质量,加快审评速度等政策导向, 对CRO创新药临床带来很大利好。 一致性评价要求2018年底完成基药化学口服固体制剂――289个品种, 共17740个批准文号, 初步估算20%批文做一致性评价, 40%外包,行业空间接近70亿。以公司BE业务为例,去年估计1.3亿,今年预计整体收入3亿,净利率约15%, 利润增厚4500万左右, 但实际增速受到质量和产能的限制。
公司不断完善CRO业务线, 积极打造CRO生态圈
上市前公司并购美斯达、 台湾泰格和美国BDM进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14年并购方达医药,主要从事生物分析服务+CMC, 对公司收入利润有重大贡献。 另外收购北医仁智,切入 ARO; 收购韩国DRermCIS布局国际多中心临床, 韩国子公司由于人工成本高受到一定压力; 收购谋思医药切入临床药理; 通过捷通泰瑞进入医疗器械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42元、 0.55元、 0.72元,对应PE分别为57.8倍、 44.2倍、 33.8倍。 维持公司“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 检查导致成本上升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