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124.48 亿元,同比增长 54.77%,Q2 单季度实现营收 62.36亿元,Q2 环比 Q1 增长 0.39%;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44 亿元,2021 年 Q1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41 亿元,对应 Q2 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归母净利润为 12.03 亿元,Q2 环比 Q1 增长 15.56%。尽管Q2手机市场受海外疫情等影响,公司依托车载/安防/VRAR领域 CIS 的高速增长以及 TDDI、功率模拟等产品的突破,环比依然实现增长,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 IC 设计公司,依托于技术优势和极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供应链优势有望持续凸显。同时,公司今天公告推出 2021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权益合计 1160 万份(股票期权数量 800 万份,限制性股票期权数量 360 万份),涉及激励对象 2162 人,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 281.40 元/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68.84 元/股。
CIS 技术继续迭代更新,高像素份额进一步提升2021 年上半年公司 CIS 实现收入 90.82 亿元,占公司 2021 年上半年半导体产品设计研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86.10%。从公司在手机端 CIS 的布局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公司两大发展战略:一方面,公司不断推进产品像素的升级,加速渗透切入国内终端品牌客户后置主摄,公司 2019 年发布 48M 像素系列产品,2020 年发布 64M 像素系列产品,不断缩小公司高端产品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差距,预判未来公司有望基于市场需求推出更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系列高像素产品,目前手机摄像头趋势基本确立,摄像头颗数不会继续增加,而单颗摄像头均有像素升级,尤其是后置双主摄趋势下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高像素产品的市占率;另一方面,公司继续保持在小像素点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出 32M/48M/64M/100M 等极具竞争优势的 0.7u/0.61u 的产品,加快前置摄像头和后置主摄的升级换代。
TDDI/DDIC 战略布局,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近年来国内面板产业链日益成熟,而驱动 IC 作为面板产业链最关键的环节,国内配套依然处于起步的阶段,无论是大尺寸的LDDI,LCD 的 TDDI 还是 OLED 驱动 IC 国内企业占比依然较低。
根据 CINNO Research 相关数据,2021 年全球面板驱动 IC(包含 TDDI+DDI)受益于价格因素市场规模为 138 亿美元,相比2020 年增长 55%,随着合肥晶合等晶圆代工产能逐步释放,预计 2023 年价格对营收增长驱动力萎缩至 1%整体规模达 133 亿美元。我们认为随着国内企业加速新产品的研发,突破高端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1 年上半年度,公司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13 亿元,占公司 2021 年上半年度半导体产品设计研发业务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5.81%。
重点战略布局汽车半导体,接棒手机成为下一个高成长催化剂公司基于在车载 CIS 领域完善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以车载CIS 为起点,加强与 Tier 1 客户和车企客户的合作,助力汽车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快速发展,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逐渐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以新势力理想举例,理想 ONE标配 ADAS 采用公司提供的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由 5 颗 OV10640和 1 颗适用于 ADAS 的 OV10642 组成,覆盖汽车环视和前视摄像头。未来,公司有望以 CIS 为起点,充分布局现有包括模拟,功率,触控显示驱动芯片等在内的产品在汽车领域的延伸,我们预判未来汽车有望接棒手机成为公司下一个高速成长的催化剂。此外,公司在医疗、安防、计算机等既有领域保持既有优势,并不断发布高端系列产品,而在 VRAR 新领域,公司积极与全球大客户合作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基于手机整体出货量的动态平衡,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75 亿元、355 亿元、460亿元;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50.66 亿元、66.28 亿元、89.11 亿元;基于海外半导体龙头企业成长路径,我们认为宽赛道优质公司逐渐迎平台型发展机遇,持续做大做强,坚定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学赛道创新低于预期、智能终端出货低于预期、新产品突破低于预期、半导体新品突破低于预期、客户拓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带来价格压力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