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领域自主龙头,线控制动与轻量化业务双轮驱动。公司是国内制动系统龙头,深耕行业十七载,实控人袁永彬先生是技术权威。公司不断拓展业务,实现纵向和横向上的持续突破:纵向在制动领域实现了从传统机械制动到电控制动再到线控制动的产品升级,未来其线控制动产品将随着汽车智能化带来行业渗透率提升打开成长空间;横向上公司于2012 年切入轻量化铝铸件业务,深度绑定通用全球等外资客户,订单饱满盈利能力强,业绩成长可期。
线控制动技术国内领先,先发优势助力实现国产替代。电控制动渗透率提升大势所趋,(1)公司驻车制动主要产品EPB 具备技术和客户等先发优势,有望抓住中低端车型EPB 渗透率提升机遇占优;(2)行车制动线控制动产品是自动驾驶执行层关键,目前处于起步阶段,2020 年渗透率仅1.6%,随智能化发展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公司作为国内首家One-box 线控制动产品量产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和量产先发优势带来的业绩和市场份额提升。
轻量化业务由tier2 向tier1 转型,海外大订单签订保障盈利能力。
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和电动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预计2025 年国内铝制轻量化底盘市场容量将达360 亿元。公司轻量化业务靠配套通用全球起步,2019 年实现通用二级供应商向一级供应商突破,产品由毛坯件升级为精加工件,对高毛利率形成支撑;公司持续突破福特、Stellantis 等海外客户,2022 年墨西哥年产400 万套轻量化零部件工厂将投产,将助力通用、Stellantis 大订单量产。
智能化业务静待花开,有望带来收入、估值双提升。公司电动尾门产品突破技术壁垒于2020 年发布,有望开启国产替代征程;基于前视摄像系统的ADAS 技术获得项目定点预计将于2022 年量产;适配L4 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线控制动WCBS2.0 产品预计在2022年研发完成。伴随汽车智能化发展,公司储备业务落地有望带来收入和估值双重提升,助力公司转型成为智能驾驶服务提供商。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制动系统龙头,有望在EPB、线控制动产品渗透率提升的大背景下,凭借技术、客户结构的优势放量。同时,近两年新获得通用和Stellantis 大订单,轻量化业务的高增长和高盈利有望持续。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5.58、7.11、8.58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30、23、19X。
风险提示:1.电动尾门、ADAS 产品落地低于预期风险;2.原材料成本上升超预期风险;3.芯片短缺影响超预期风险;4.与通用合作进展不达预期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