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于8月20日晚间发布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43.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38.4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长30.77%。投资要点:
二季度业绩表现创历史新高, 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延续一季度的优异表现,公司2017年第二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2017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43.39%,环比增长10.45%;实现归母净利润6,842.71万元,同比增长40.64%,环比增长48.76%。年初以来钢材价格持续自2016年以来的上涨势头,国内钢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增速达到53.87%。公司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比约40%,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公司保持了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报告期内营业成本同比增速42.30%,低于营收增速。期间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77%、 6.73%,较上年同期下降0.07、 0.7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1,518.79万元,同比增长749.93%,一方面,短期借款期末余额同比增长7.73亿元导致报告期内利息支出上升至1,273.47万元,另一方面,汇兑损益较上年同期增长692.66万元。盈利能力方面,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毛利率23.50%,环比增长1.7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3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0.21%,环比增长1.5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关于2017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公司预计其净利润同比增速区间为30%~60%。
自动变速箱进口替代迎来拐点, 与一线客户合作抢占先发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乘用车齿轮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38.14%;毛利率22.60%,较上年同期增长0.79个百分点。乘用车齿轮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市场自动变速箱渗透率稳步提升带来的对于相关齿轮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 2015年以来,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呈现迅速攀升态势,截止至2017年上半年,其市占率已较2014年相对低点的38.44%提升至目前的43.90%,两年半增长5.4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的健康增长为自动变速箱国产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6年为自主品牌自动变速箱重要的拐点之年,一方面,经过十年左右的前期积淀,国内自动变速器总成制造商相关产品已相对成熟,关键性能指标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其对于国产自动变速箱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市场空间来看,2016年国内自动变速箱与零部件进口规模约70.05亿美元,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十年间充分受益国产替代过程中的系列红利。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汽变合作的 DCT360 项目一期工程如期进入生产阶段,其设计产能为 24万套/年,设计产值预计达 2.5 亿元~3 亿元,成为公司业绩增长重要动力; 2017 年4 月, DCT360 项目二期工程顺利开工,预计于年底投产,设计产值约 2 亿元。同时, 与盛瑞传动的合作方面, 2017 年 7 月, 自动变速器配套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启,合资公司或将于年底左右入驻园区。
周期行业强势复苏, 产能仍显紧张
报告期内,公司工程机械齿轮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65.98%,毛利率33.72%,较上年同期增长2.18个百分点;商用车齿轮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60.05%,毛利率27.60%,较上年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上述两项业务业绩表现均略超出市场预期,下游行业的强势回暖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工程机械方面,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2017年1月~7月国内挖掘机实现销售77,814台,同比增长111.7%,全年销量或将达到12万台左右。商用车齿轮主要受益于重卡行业销售的高增长, 2017年前7个月,国内重卡实现累计销量67.8万辆,同比增长74%。面对强劲的下游需求,公司目前相关产能仍显紧张,不排除产能适度释放后带来的业绩加速增长的可能性。
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将全面受益于自主品牌自动变速箱产业大发展, 同时, 非道路工程车辆回暖持续性有望不断超预期。 在多重利好因素叠加背景下, 公司全年业绩实现高增长已基本确定。 我们适度上调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 预计2017年~2019年EPS分别为0.39元、0.49元以及0.63元, 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5.96倍、 20.75倍以及16.09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与上汽变、 盛瑞合作低于预期; 原料价格上涨; 工程机械复苏持续性不达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