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7年8月24日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32.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扣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0.27%;摊薄EPS0.26元。
点评:
周期助力公司中报业绩靓丽2 017年度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2.24%,主要归结于两大方面:①我国制造业结构性复苏与增长(一方面PMI自2016年11月以来连续9月保持在51以上;另一方面在替代人工和提升效率的推动下,以3C制造为代表新兴设备出现了较快增长),使得工业自动化产品需求出现较快增长。②公司技术营销和行业营销策略的深入推进使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越来越多,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强。
公司2017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0.31%,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净利润的增速(10%)低于收入增速:①由于新能源汽车等新业务仍需要巨大人员、资源投入,公司上半年研发和销售人员分别同比增长55%和23%,导致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分别同比增长57.53%(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45%)和40.52%;②由于产品收入结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45.79%,同比减少3.32%;③公司员工股权激励行权或解禁产生的可所得税前抵扣费用减少。
开花结果,工控龙头进入新一轮20%增长期
公司业务占比:变频器51.6%、新能源产品11.2%、伺服系统23.7%,PLC占比4.8%:1、变频器2017年上半年10亿收入,通用变频(5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电梯专用变频(5亿元)同比增长18%,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保持平稳,预计未来变频业务整体保持5%-10%/年增长。2、预计伺服业务保持每年30%的增长,上半年主要是通用伺服(3.4亿元)同比增长120%。如果注塑机专用伺服(2.31亿元)由电混升级到全电动,那么增速将会大大超出预期(由2016年规模有望做到10亿,2016年公司整体伺服业务7.35亿元)。3、新能源汽车(1.46亿元)同比下降48%,与行业趋同(上半年新能源客车与物流车下滑38%、37.6%),是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预期下半年将会起量,全年预期仍高;我们预计17-20年这块业务增速40%、30%、30%、30%,短期看物流车,未来主要看新能源乘用车。轨交业务(0.69亿元)预计每年2条线,即4亿收入。4、PLC&HMI产品(0.81亿元)未来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技术要求极高,预计5年保持20-30%的增长。在整体业务不考虑公司工业互联网领域及新开拓领域(工控、机器人)的贡献情况下,可以预见未来3-5年整体能保持20%以上增速。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17-18年EPS分别为0.74、0.96元,对应30、24倍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电梯业绩下降过快。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