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8 月 30日公司发布 2017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97亿元,同比降低 0.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5 万元,同比降低 16.5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51元,同比降低 16.39%。
投资要点:
受政策调整影响,上半年业绩小幅下滑。 2017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23.97 亿元,同比降低 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45 亿元,同比下降 16.56%,业绩增速略低于申万宏源预期。主要原因为年初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变动,补贴下调拖累电池价格下降,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17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5045.93 万元,新一代三元622 方形铝壳电池产业化及三元 811 电池、软包电池产品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并进一步完善全球五大研究院研发体系,为未来高端动力电池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先发优势和产业链布局保障公司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稳步推进,加上“双积分”政策的推动, 2017 年一季度、二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 5.48、 14.5 万辆,同比增长 44.74%和 30.90%,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公司动力电池在行业内具有先发优势,以及较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因此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电池价格不断下降的市场环境中,公司仍然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优质客户贡献充足订单,加速乘用车三元市场开发。 2017 年上半年公司与龙头车企中通客车、南京金龙保持紧密合作,订单量及订单金额提升显着, 2017 年上述两家公司的电池组订单合计 18600 套,较去年增长 55%,订单金额合计 28.2 亿元,较去年增长 34.61%。今年公司加速乘用车三元电池市场布局,三元产能有序释放,与北汽新能源、众泰、奇瑞等新能源乘用车企合作,其中北汽新能源的订单量达到 12900 套,订单金额 14.91 亿元,三元电池将成为今明两年公司一大业绩增长点。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评级不变:我们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大规模扩张以及政策调整,动力电池行业降价压力较大,公司作为动力电池龙头短期业绩承受压力,但长期发展受益市场格局集中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7-2019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1.37 亿元、 14.64 亿元、 16.64 亿元(调整前分别是 14.94 亿元、 18.33 亿元、20.34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 1.30、 1.67、 1.90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25 倍、19 倍、 17 倍。维持“增持”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