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概要;公司公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1-9月份共实现营业收入441.39亿元,同比上升50.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上升1188.09%,折合EPS为0.33元。其中三季度单季收入158.83亿元,同比上升43.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4亿元,同比上升575.83%,折合EPS为0.15元;
三季度盈利稳步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7亿元、4.52亿元(其中投资收益3.33亿元)以及8.14亿元,三季度环比二季度增长80.09%。若按照公司年钢产量1611万吨进行大致测算,前三季度吨钢净利分别为168元、153元、275元,三季度环比二季度增加122元,公司业绩实现大幅改善;
行业景气上行助公司业绩改善: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板材生产集团,汽车板、家电板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因此板材产品的盈利走势对公司业绩至关重要。而6月份以来伴随着汽车家电等下游领域需求的好转,板材的盈利出现快速修复,我们测算的热轧板、中厚板三季度吨钢毛利环比二季度上涨分别达到450元/吨、270元/吨,热轧板、冷轧板Q3吨钢盈利高达736元、375元,全行业盈利的大幅改善为公司业绩增长打下的扎实基础。另外,对比行业盈利改善幅度,公司吨钢盈利环比增加较少,显示公司在成本管控、效率提升方面仍有不小提升空间(公司顺义冷轧厂位于北京地区,在汽车板市场开拓前期成本较高);
关注环保限产推进力度:环保部在8月下旬发布的“2+26”个城市错峰限产《攻坚方案》中要求,各地方政府在9月底前要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制定出错峰停限产方案,其中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间钢铁产能限产50%,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公司位于此次重点限产区域,三大厂区涉及北京、曹妃甸、迁安等地区,随着环保限产不断推进,目前部分城市限产时间已经有所提前,预计采暖季限产对公司产量会形成较大影响,需密切跟踪限产对公司正常生产的影响;
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值得期待:作为华北地区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公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龙头受益企业,首钢集团旗下众多的优质资产成为其转型发展的坚强基石。首钢集团已经承诺将公司作为资源发展、整合的唯一平台,尽管还未明确非钢资产注入计划,但从国企改革大背景出发,公司超低资产证券化率确保了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及广阔空间。就目前集团旗下的非钢资产来看,可大体分为三类:以矿业、贸易、机电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的钢铁业协同类资产,以金融和文体医教为主的城市综合服务软件类资产和以园区、建筑、房地产、环保、IT、材料等为主的城市综合服务硬件类资产,未来公司通过资产注入向非钢产业转型发展看点颇多;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一流的大型钢材生产企业,拥有170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核心产品汽车板和取向硅钢市场占有率皆位于国内前三,家电板更是占领全国第一位置。在钢铁行业整体景气度维持较高背景下,公司盈利有望继续处于较强区间,预计2017-2019年EPS为0.44元、0.48元以及0.5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环保限产压制公司产量释放。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