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1 年12 月17 日,公司发布年产70 万吨绿色新型铝合金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预计总投资44.7 亿元,其中建设投资28.6 亿元,铺底流动资金16.2 亿元,项目建设期预计为2 年,达产后营业收入预计实现147.3 亿元,净利润7.05 亿元,IRR18.3%,投资回收期预计7.3 年。
扩建70 万吨高品质铝合金材料项目,产能结构对标一线企业。70 万吨产能结构中,动力电池相关材料产能合计25 万吨,汽车板坯料10 万吨,罐料25 万吨,5052 氧化带及板材10 万吨,产能结构整体倾向新能源车相关铝材及高品质箔材领域,较公司现有产能结构带来格局提升,核心应用场景可对标南山铝业、神火铝箔等一线铝加工企业,带来公司产能结构升级。
可研测算盈利水平稳健,保障公司业绩稳健成长。根据项目可研报告,达产后可实现营收147.3 亿元,以70 万吨产销测算则单吨产品收入为2.10 万元/吨。净利润合计7.05 亿元,对应单吨净利1007.14 元/吨,净利率为4.79%。
与公司现有业绩看,2020 年铝加工产品平均单吨净利1075 元/吨,2021 前三季度1622/吨,预计新项目落地后公司在延续产能规模高质量扩张同时,维持现有整体盈利水平。
预计2023 年底将实现近200 万吨产能规模,规模扩张再提速。项目预计建设期为两年,对应2023 年底建成。公司现有产能规模约130 万吨,新产能落地后公司铝加工规模将提前实现200 万吨,同时具备140 万吨再生铝规模,为公司2025 年实现200 万吨产销规模奠定夯实基础。考虑到公司近年来产能扩张持续提速,且铝板带箔赛道高景气延续,公司后续产能向产量转换预计提速,至2025 有望突破200 万吨规模瓶颈。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铝加工行业龙头,通过研发驱动+先进设备投入跻身精深加工领域,实现产品产线对接铝加工材高增速细分赛道,单吨加工费提升与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有望带来业绩稳健增长。此外,依托管理层稳健经营与高执行力销售部门,公司产能落地后有望快速兑现业绩,体现长期竞争优势。“能耗双控”政策管控下,公司积极铺设再生铝产能产线,未来有望实现原料端成本结余。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9.40、24.80、29.95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2.6、9.9、8.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恶性竞争风险;现金流超预期波动风险,新产能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