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原奶: 国际奶价波动不改向上趋势,国内奶价缓慢复苏,国内外奶价价差仍在合理区间。 GDT 拍卖平均价格连续四期环比下跌, 当前 GDT 全脂粉均价近折算成生鲜乳近 3 元/kg,与国内生鲜乳价格价差仍在合理区间, 相比上轮奶价低位时相去甚远, 替代性实为较弱。再者,液态奶产品中,能使用大包粉复原乳生产的液态奶产品主要是乳饮料和低端酸奶,乳企更多将大包粉用于配方奶粉和冰激凌, 当前能使用大包粉生产的液态奶产品增量有限。全球主产国存栏总体下降,产量低位稳中向下趋势确定,奶价周期向上趋势不改; 国内 18 年初存栏量预计相较 16 年初下降 11%,是 2010 年规模化牧场兴建前最低水平。部分投资者疑虑国际奶价下跌是否会对国内原奶价格造成负面影响,进而担忧对下游乳企的影响,我们认为,这种担忧实为过虑。
投资下游平台型乳企更应关注需求端的全面好转。 我们认为,当前在上游去产能趋势完全确立的背景下,对于下游平台型乳企,需求端全面改善相对供给端的短期波动,实为更应关注。 本轮下游乳企基本面反转具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征,第一是三四线及以下市场潜力被激活,形成最强力的支撑,第二是高端产品受益消费升级,占比不断提升。 而这些特征的背后的逻辑是需求端的全面好转。
伊利近期跟踪: 需求强劲, 份额新高;渠道加速, 士气高涨。
(1) 终端市场表现愈发强势,预计市占率再创新高。 我们全国范围内草根调研最新情况,预计伊利常温液态奶前十月累计增速近 16%,延续强劲增长;10 月完成度预计达到 105%,部分大区完成度甚至更高。更为重要的是, 多地调研反馈, 伊利常温业务在终端愈发强势背景下, 预计市占率再创新高。
(2)动销良好,周转加速。 伊利 Q3 存货周转天数已降至 32.5 天,降幅明显,已达近年新低。 而我们近期在华南、华东和西南等地终端走访,伊利重点单品出厂日期已至 11 月,新鲜度相较其他企业明显更好, 渠道库存同比下降两位数,动销持续加速。
(3) 动态良性循环, 体系士气高涨。 伊利经销商体系今年利润不断增厚,动力更强;公司销售层面一方面从经销商体系不断正反馈,另一方面任务持续超额完成,当前士气大振。 在市场份额不断向龙头集中背景下,公司打法也更加游刃有余, 横向调货集中处理等方式消化大日期产品, 尽显渠道细分优势,进一步拉动库存循环加速。
投资建议: 销售端强劲逐步向报表端传导,目标价 40 元坚实可靠,再次强烈推荐,现价继续加买。 今年公司基本面强势反转,市占率加速提升,收入超预期是传导到报表端的第一步,中报和三季报已经验证。 18 年费用制定下降趋势明确,利润弹性释放, 基本面强势反转逐步向利润端传导。 17Q4 公司销售层面马不停蹄,虽为淡季,但增速可期; 18 年春节较晚,备货期主要在 18Q1,明年一季报有望进一步超预期。我们暂维持 17-19 年 EPS 预测 1.07、 1.35和 1.65 元, 当前预测看似激进实则保守, 给予 18 年 30 倍 PE,上调目标价至前期目标价区间上限 40 元,再次强烈推荐,现价继续加买。
风险因素: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接力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