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全球规模前 三,经营稳健管理精细过去十年间,法拉电子基本面增长稳健。公司营业收入由2011 年13.25 亿元增长至2020 年18.91 亿元,复合增速4.03%;归母净利润由2011 年2.81 亿元增长至2020 年5.56 亿元,复合增速7.88%。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增长动力明显增强,营业收入20.21 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5.51 亿元,同比增长50.12%。
盈利能力方面,法拉电子在过去十年保持了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2011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6.49%,2020 年提升至44.08%;2011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22.25%,2020 年提升至29.85%。
公司卓越的控费能力是利润率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之一。公司销售费用率保持2%附近,管理费用率随着公司营收规模增长由2016 年10.53%下降至2020 年5.86%,公司经营稳健,财务费用支出极低。此外,公司研发费用率保持在4%上下。2020 年,公司ROE(加权)水平为20.46%,在长江证券电子行业分类的300 余家公司中排名第63 位。
新能源需求爆发,行业集中度提升
随着新能源趋势的到来,新能源车和新能源发电需求激增,逐步取代了传统应用对薄膜电容需求的主导地位。根据我们“顺天应时”系列报告第三篇中的测算,2025 年新能源相关领域薄膜电容器需求有望超过120 亿元,并保持接近20%的年增速,这意味着在新能源这样一个长期赛道上,薄膜电容器每五年就有望诞生超过100 亿增量需求,重塑了行业成长性。新能源应用将放大薄膜电容相对铝电解电容的竞争优势,同时抬升工艺壁垒。新能源高电压和高可靠性特点,要求供应商金属化薄膜制备能力、失效模式的经验积累等方面处于领先,因此龙头公司在新能源市场中的份额较传统应用大幅提升。
集中化高效率,综合成本行业领先
法拉电子盈利能力与海外竞争对手松下、TDK、Nichicon 等日本元器件大厂拉开较大差距,主要因为公司产能集中在厦门总部,较海外大厂全球化配套的产能布局具有更高的生产和管理效率。除劳动力成本具有优势外,法拉电子长期投入自动化升级,在国内用工成本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制造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占比却在不断下降。2017 年至2020 年,公司人工费用的成本占比由28.86%下降至22.65%。此外,公司凭借目前全球前三的市场占有率,在核心原材料基膜采购价格上具有天然优势,可谓“赢在起跑线”。随着BOPP 膜国产化率提升,法拉电子在全球竞争中有望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本优势。
拥抱功率时代,薄膜电容龙头踏浪而行
行业需求成长性与空间可观,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与清洁发电持续贡献需求增量;随着东孚新厂一期、二期陆续落地,公司车载薄膜电容产能提升潜力巨大,公司有望在新能源的第二增长曲线上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公司在产品力、扩产速率、客户认可度、制造成本、原材料保障度等综合竞争力领先。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4 亿、9.73 亿、12.92 亿,对应2021-2023 年PE 分别为65.71、48.91、36.83。
风险提示
1、基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风险;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