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 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8 亿元~48.68 亿元,中值46.68 亿元,同比增长72.51%;对应Q4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5 亿元~13.5 亿元,中值11.5 亿元。预计2021 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18 亿元~42.68 亿元,中值40.93 亿元,同比增长82.32%,对应Q4 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5 亿元~12 亿元,中值10.25 亿元。
CIS 多领域突破,汽车/安防等份额提升
根据我们产业链研究,进入到2021 下半年以来,在疫情及产业链去库存影响下,消费终端需求疲软,高像素CIS 库存水位相对较高。依据公司业绩预告,2021 年公司持续优化市场布局,加大CIS 在汽车、安防等领域的布局,提升市场份额。依据ICInsights 数据,预计到2025 年全球CIS 市场规模达336 亿美元,其中手机CIS 市场规模为157 亿美元,汽车CIS 市场规模为51 亿美元,安防CIS 市场为32 亿美元。公司在车载CIS 领域积累深厚,前视8M 像素产品比肩全球领先厂商,且公司不断加强与英伟达、地平线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车载CIS 领域的竞争力,从英伟达最新官网信息可以看出,豪威多款车规CIS 产品积极参与了英伟达最新的兼容方案,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在车规CIS 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占率,接棒手机成为公司又一重要催化。
面板驱动IC 毛利率短期变化不大,替代加速
依据我们产业链研究,面板驱动IC 整体而言价格或者毛利率在未来1~2 个季度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展望2022 年Q2 以后还是由供需关系决定,中国台湾地区的面板驱动IC 供应商均依据面板厂的产能相应调整产品结构。目前来看,大尺寸TV 类由于需求疲软价格则有所调整,中小尺寸则由于OLED、车载类相关产品需求持续提升,预判相关产品价格依然维持高位。智能手机OLED 驱动IC 在过去较长时间内由韩系供应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随着国内面板厂在OLED 方面取得突破有望带动国产OLED 驱动IC 的配套,而在智能手机TDDI 方面则由中国台湾地区的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从未来战略上来看会更多聚焦于OLED 和车载相关领域。我们预判驱动IC 作为面板产业链最关键的环节,经过这一轮的缺货涨价后,供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可靠性则是智能终端厂商考虑的第一要素,国内的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公司依托于TDDI 产品的创新与迭代,进一步拓展终端客户,实现较快的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70 亿元、350 亿元、460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6.07亿元、65.30亿元、89.02亿元;EPS5.分26别为元/股、7.46 元/股、10.17 元/股,对应2022 年1 月27 日收盘价262.5 元的PE 分别为49.90 倍、35.20 倍、25.82 倍。
基于海外半导体龙头企业成长路径,我们认为宽赛道优质公司逐渐迎平台型发展机遇,持续做大做强,坚定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学赛道创新低于预期、智能终端出货低于预期、新产品突破低于预期、半导体新品突破低于预期、客户拓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带来价格压力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