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Q1 实现归属净利润1.65 至1.99 亿元,同比增长25%-50%;预计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58 至1.90 亿元,同比增长34%-61%。
事件评论
成本压力减缓+订单持续转化,公司Q1 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公司预计Q1 业绩同增25-50%,实现较快增长,我们认为或主要受益于:1)成本端钢价上涨压力有所缓解,2021Q1期间钢价综合指数累计上涨13.5%,而今年Q1(截至3.28)涨幅仅6.8%,预计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叠加公司通过合理的成本管控、数字化管理增效等举措,不断提升经营效率,最终助力盈利能力增强;2)2021 年公司累计实现新签订单169.5 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落地周期相对较短的公共建筑项目订单64.4 亿元,同增33.6%,工业建筑订单72.5 亿元,同增15.8%,随着该部分订单逐步落地,推动公司收入加快确认。
成立绿碳光能科技子公司,打造专业分布式光伏建设主体。公司近期公告拟投资设立专业子公司――精工绿碳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专门负责分布式光伏的 EPC 业务。
该子公司将由公司控股,下属所控制的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美建建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精锐金属建筑系统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参股的方式共同设立,将更好地整合公司各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子公司将成为公司专业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主体,业务涵盖太阳能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服务、转让、咨询,光伏电池、组件、组件支架、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设备、节能领域产品的设计,机电产品、电气配件、光伏设备和组件、新能源及光伏发电集成系统的销售,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公司较早布局光伏建筑业务,具备资源渠道及技术等多方面优势。公司参股45%的精工新能源集团开展光伏建筑相关业务较早,2021H1 实现营收 4.4 亿元,净利润 4590 万元,从事投资、建设、运维全产业链服务。公司在光伏建筑领域具备渠道、技术等多方面优势:1)2020 年工业建筑收入56.6 亿元,公共建筑收入 17.3 亿元,折合对应几千万平建筑面积;2)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可独立承接项目,相较其它企业更加优化结构并且保证结构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持续推进,公司在光伏建筑领域前景广阔。
钢结构主业有望迎来需求、盈利双重改善,绿色低碳建筑集成服务商大有可为。2021 年钢价总体呈现上涨行情,对公司传统钢结构分包、总包业务需求及盈利形成一定干扰,而步入2022 年,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基建依赖程度明显加大,有望带来钢结构行业需求景气回升,另一方面“保价稳供”背景下,钢价继续单边上涨概率相对较小,公司钢结构主业有望领来需求、盈利双重改善。此外,公司成立绿碳光能子公司,将助力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加快布局,未来大有可为。预计公司2022-2023 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53 亿、10.38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0.65、8.7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政策推动钢结构不及预期;
2、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