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年公司同比扭亏且大幅盈利。21 年公司营收71.94 亿元(YoY +68%),归母净利润15.18 亿元(YoY +2145%),扣非归母净利润8.95 亿元(YoY +3908%);其中器件(53%)、集成电路(32%)、发光二极管(10%)对应收入38 亿元(YoY+73%)、23 亿元(YoY +62%)、7 亿元(YoY +81%)。4Q 营收19.7 亿元(YoY +49%%),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2.1 亿元(YoY +840%),毛利率34.11%(YoY +8.52pct)。
IGBT 在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迅速。21 年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V 代IGBT和FRD 芯片的新能源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实现批量供货,光伏IGBT 器件已进入主要逆变器厂商,产品获比亚迪、汇川、阳光等客户的认可。预计22年IGBT 产品将随12 英寸产能释放快速增加。此外,SiC MOSFET 车规级器件已完成研发,公司将建设一条6 英寸SiC 量产线,预计22 年3Q 通线。
IPM 模块、MEMS 传感器进展喜人,集成电路多产品线齐头并进。21 年公司用于工业、白电的IPM 模块营收突破8.6 亿元(YoY +100%),22 年IPM 供货量有望倍增。MEMS 传感器营收突破2.6 亿元(YoY +80%);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已在多数手机厂商大批量供应,预计22 年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此外,PoE 芯片、DC-DC 电源芯片、MCU 等产品拓展迅速。
行业供给持续紧张,产能释放显受益。目前IGBT、中高端MOSFET 供应仍紧张,英飞凌等国际大厂纷纷发布涨价函。在此背景下,公司产能持续释放,迎来增长黄金期。21 年公司5.6 英寸线满产、8 英寸线产出增加14.90%;12英寸线一期4 万片/月产能爬坡完成,全年芯片产出已超20 万片。22 年,公司12 英寸产线一期产能4 万片将进入稳定供应阶段,二期2 万片/月产能建设将稳步推进。
产品结构优化,各产线ASP 持续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21 年全年公司5/6 英寸线ASP 为636 元(YoY +5%);8 英寸线ASP 为1681 元(YoY +21%);12 英寸线ASP 3933 元,较1H21 增加11.7%。22 年,随着MEMS 传感器在8英寸线上量、IGBT 等中高端器件在12 英寸线上比例提升,缺货行情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营收有望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2-2024 年公司营收103/128/153 亿元,归母净利润16.0/20.6/25.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8/37/31x。公司光伏、新能源汽车IGBT 拓展顺利,产品产能双升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