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于4 月6 日发布2022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9-6.1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7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5.73-5.9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160%。基本每股收益0.25-0.26 元/股。
MiniLED 产品放量,驱动一季度业绩成长:公司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以“新材料、新产品、新制程、新设备和新技术”为主轴,以“轻薄短小、高低多快、精美细智”作为研发方向,在 5G 跨 6G、AI、IoT、云端、大数据、边缘计算、传感技术等应用场景提前进行研发布局。继SLP、5G 等产品后,2021 年公司成功推出MiniLED 背光产品,是国内少数掌握MiniLED 背光电路技术的厂商之一。2021 年报披露,公司淮安园区的两条生产线均已顺利投入运营,产能规划为 9.3 万平方米/月,产品主要面向平板、笔电等可移动产品领域品牌客户。业绩预告披露,公司一季度利润成长主要来自MiniLED 及MSAP 产品。
持续制程改善,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利:公司长期专注并深化 PCB技术研发,2021 年报披露, 公司印制电路板产品最小孔径可达0.025mm,最小线宽可达 0.025mm,已形成代表更高阶制程要求的下一代 PCB 产品 SLP 的量产能力。公司通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紧握行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2021 年报披露,通讯用板业务毛利率较上年提升0.16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升;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产品2021 年实现销售收入110.76 亿元,同比增长43.57%;汽车\服务器及其他产品用板实现销售收入2.56 亿,同比增长74.12%。
下游需求回升,新增扩产助推持续成长:据Prismark 统计,2021 年全球 PCB 产业总产值估计达 804.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4%。其中,中国作为全球 PCB 行业的最大生产国,2021 年占全球 PCB 行业总产值的比例达 54.2%。Prismark 预测,未来5 年全球 PCB 市场将持续增长,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 4.0、云端服务器、存储设备、汽车电子等将成为驱动 PCB 需求增长的新方向。2021 年报披露,公司已完成多领域的产能布局,软板方面,募投项目淮安柔性多层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已投资完毕,台湾高雄 FPC 项目一期投资计划也在持续推进中;模组组装方面,印度园区已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投入生产,深圳第二园区第二期也在按计划推进中;硬板方面,淮安第三园区高端 HDI 和先进 SLP 类载板智能制造项目按计划建设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2024 年收入分别为376.37 亿元、430.62 亿元、497.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8 亿元、45.19 亿元、53.83 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风险;疫情导致生产不及预期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