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8 年 1 月 19 日晚,公司公告单晶硅片业务未来三年(2018-2020)战略规划。产能方面, 2018/2019/2020 年底, 单晶硅片产能分别力争达到 28/36/45GW。质量方面, 新上项目标准硅片产品的非硅成本控制在 1 元/片,硅片品质能够实现主流 PERC 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在 22.5%以上,光衰在 1%以内。
主要观点:
1. 行业单晶需求旺盛,公司扩产复合大趋势
单晶电池国内渗透率持续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导向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成本的快速下降,就目前硅片的单瓦成本看,单晶非常接近多晶,从报价上看,采用金刚线切割的多晶硅片为 4.5元/片, 180μm 的单晶硅片为 5.25 元/片,目前价差在 0.75 元/片,单晶硅片的性价比更加凸显。我们认为电池环节一定会沿着单晶路线往前走,原因在于单晶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远高于多晶电池,意味着发展潜力更大,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就单晶电池进行扩产布局,需 求 端 将 持 续 坚 挺 。 按 照 国 内 2018-2020 年 装 机 分 别 为59/67/75GW,单晶渗透率为 45%/55%/65%来估算,国内单晶需求分别为 27/37/49GW。海外装机按照 55/60/65GW、单晶渗透率按照15%/17%/20%来估算,海外单晶需求分别为 8/10/13GW。全球单晶需求合计分别为 35/47/62GW。公司规划到 2020年底的产能为 45GW,处于全球单晶需求范围内,扩产规划合理。
2、 单晶硅片领头羊地位稳固, 扩产加强优势
经过 2011-2012 年单晶硅片行业的洗牌,公司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之一, 2014-2017 年公司的毛利率、净利润持续攀升,原因在于公司单晶硅片性价比的提升。公司规划新上项目标准硅片的非硅成本控制在 1 元/片,我们认为目标合理, 2016 年单晶硅片的非硅成本在 1.6 左右,如果按照每年平均下降 10%估算, 2020 年可以实现,10%的降速复合行业发展规律。 由于公司在单晶硅片业务的毛利率一直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公司继续加大产能,我们认为优势将得到延续甚至提升,看好公司未来单晶硅片市占率持续提升。
结论:
公司单晶硅片全球龙头地位将继续保持,行业单晶硅片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公司宏伟扩产规划孕育公司下一个跨越式成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17 年-2019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42.3 亿元、 250.8 亿元和 347.6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29.3 亿元、 42.6 亿元和 53.9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 1.47 元、 2.14 元和 2.70元,对应 PE 分别为 24.0X、 16.5X、 13.1X。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硅片价格下跌超预期
2)全球装机不达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