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本站广告均来自于外部链接,并非本站内容!
纳微科技(688690):业绩再超预期 并表赛谱仪器打造色谱技术平台
发布时间: 2022-04-25 06:00
4
纳微科技(688690)

事件

    公司于4 月25 日发布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1 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归母净利0.61 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扣非净利0.56 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加权平均ROE 5.68%,同比增加1.65 个百分点。

    简评

    业绩再超预期,层析介质、色谱填料持续发力

    公司此前在业绩预告中预计的营收、扣非净利区间分别为1.23-1.35 亿元、0.42-0.47 亿元,此次一季报超预期。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主要由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公司的亲和层析介质、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硅胶色谱填料、磁珠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并表赛谱仪器打造色谱技术平台

    4 月12 日公司公告拟现金收购赛谱仪器43.96%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赛谱仪器76.67%股权,实现对赛谱仪器的并表,交易对价1.13 亿元,对应赛谱仪器估值2.58 亿元。交易附带业绩承诺为2022-2024 年收入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且毛利率不低于2021 年,若业绩承诺完成,管理团队有权要求公司以2024 年3.75倍PS 收购剩余股权。公司此前在色谱填料、层析介质领域布局较多,而在蛋白纯化系统、层析系统、色谱仪等仪器设备方面布局较少,通过并表赛谱仪器,公司将完善在色谱仪器设备领域的布局,打造一体化色谱技术平台。

    生物药纯化核心材料,国产化迫在眉睫

    随着生物药上游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突破,生物药生产的瓶颈主要来自于下游的分离纯化,色谱填料不仅是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核心耗材,占据了总成本的65%左右,还决定着生物药的纯度和质量。长期以来高性能纳米微球色谱填料都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据统计2018 年,国际市场上GE Healthcare、Tosoh、Bio-rad 三家公司就占有50%的市场份额,国内也长期依赖进口,不仅价格高昂,还可能面临供货不稳定、供货周期长等问题。

    扩产增能持续进行,积极布局新增长点

    常熟纳微于2020 年12 月完成产线安装进入试生产,2021 年50 吨产能的琼脂糖和葡聚糖层析介质技改项目完成环评、安评及设计等工作后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微球研究所、纳谱分析、生命科技等三家公司联合租赁5599平方米独栋大楼,并于2021 年四季度投入正式使用,其中微球研究所重点使用所租场地加快微球产业新应用领域项目孵化和建设分离纯化应用技术服务平台,纳谱分析和生命科技公司使用新租场地用于研发和生产色谱分析柱耗材、体外诊断用微球等产品。此外,2021 年12 月公司与浙江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达成协议,计划购买约60 亩化工用地建设新生产基地。

    持续引进技术团队,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利益2021 年2 月公司与西安交大保赛生物签署合作协议,获得软胶技术;2021 年上半年与赵光耀博士、江苏集萃共同出资设立纳微生命科技,重点突破IVD 上游原材料;2021 年底整合了苏州美极医疗以李国荣博士为主的技术团队和研发成果,布局连续层析设备和核酸合成仪等。2021 年公司也引进了多位技术人才,并启动了股权激励计划。

    小分子、分析柱、手性拆分、IVD、平板显示等领域多点开花小分子化药方面,抗生素稳定增长的同时,造影剂产品完成开发并大规模应用;胰岛素高性能硅胶产品研发取得突破,形成潜在的业绩增长点;鱼油项目工艺取得突破,CBD(大麻二酚)项目成功完成一体化解决方案,部分多肽项目完成新型填料的进口替换,环孢菌素绿色工艺取得突破,开始替代传统无定型硅胶市场。开启了循环使用硅胶色谱填料替代污染严重的一次性使用无定形硅胶市场,促进了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和聚合物色谱填料的新应用。分析柱方面,公司重点向药企推广抗体类大分子表征色谱柱,重视与国家药典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国际仪器公司的合作,2021 年分析柱收入同比增长77.64%。手性拆分方面公司重视工艺开发和技术服务业务,已具备毫克级到百公斤级拆分服务的能力,手性拆分服务快速增长。IVD 领域公司核酸提取磁珠持续扩产放量满足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时,化学发光用磁珠、乳胶微球、荧光微球等产品逐步转向量产,并在国内多家诊断试剂厂商开展验证测试工作和部分实现应用。平板显示黑色微球已完成客户端的技术参数、稳定性和适用性验证,并定型微球黑色化工艺。为提高各种工况下适用性而对白色聚合物微球的表面化修饰开发工作也已完成。

    财务分析:费用率持续摊薄,订单景气/疫情背景下积极备货期间费用方面,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19、0.16、0.16、-0.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106%、70%、-61%;4 项费用率分别为13.5%、11.1%、11.4%、-0.4%,同比分别变化-0.2、-0.3、-2.8、1.9 个百分点,费用率的下降主要由于收入规模大幅增长所带来的摊薄效应。在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供应稳定且产品销售预计在5 月后继续放量,公司增加了存货储备,这使得一季度存货周转天数较高,为2,075 天,同比增加725 天。且应收账款增幅小于收入增幅,其周转天数为307 天,同比降低55 天。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10.2、14.3 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0、4.5、6.4 亿元,对应PE 91、60、42 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制备色谱、分析色谱耗材及仪器设备领域的全面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估值较高风险、批间稳定性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

明日大盘网——个股分析栏目,提供最权威的明日大盘行情查询分析,最新股市在线行情,今日大盘在线行情,个股分析,股票经验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总篇数
120865
点击量
59498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