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成长性卓越的磷化工龙头
公司成立于2002 年,初期从事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生产,并持续拓展产品线,现已形成矿山开采、磷酸盐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磷石膏处理、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公司拥有250 万吨/年磷矿石、36 万吨/年饲料级磷酸二氢钙、17万吨/年磷酸一铵权益产能;在建磷矿石产能750 万吨/年(权益495 万吨/年)、磷酸二氢钙产能15 万吨/年、在建及规划建设磷酸铁产能合计160 万吨/年,项目投产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磷矿石:需求共振供给受限,行业大周期上行
需求端:磷矿石约71%用于磷肥生产,农业需求景气叠加新能源提供增量市场,全球磷肥市场仍将保持稳健增长。农业:疫情影响下,种植业有望支撑磷肥需求显著增长。猪瘟影响消失拉动饲料需求,带动磷酸氢钙需求。新能源: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需求高增,成为磷矿需求增量。多板块拉动下,预计2022 年全球磷矿石需求可达22527 万吨,同比增长1.6%,2022-2030 年均复合增速达1.9%。供给端:海外磷矿扩产节奏较慢;国内受三磷整治、环保督察等事件影响新增产能困难,扩产计划多在2023 年后落地,新增产能有限。结合全球磷矿石供需格局判断,磷矿石将长期保持供需缺口,行业大周期上行。
磷酸铁:短期供需紧张,长期成本为王
磷酸铁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合成路径多样,有钠法、铵法、肥料磷酸、氧化铁红、磷酸氢钙法等,不同工艺成本分化。2022 年原材料均价水平下(截至5 月13 日),工艺价差排序为:磷酸氢钙>铵法价差>肥料磷酸价差>钠法价差>铁粉价差>氧化铁红价差;资源禀赋(磷源、铁源及其他原料自备)、技术实力(循环一体化产业链)的差异,会使成本差异更明显。供需格局:受益锂电高增速,磷酸铁需求大幅上行。行业存在大量规划产能,但考虑项目审批监管趋严、新产能释放存在爬坡、实际投入使用需要经过下游认证存在滞后,我们判断磷酸铁行业短期内仍将供应紧张,而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在长期竞争中取得优势。
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水产需求稳定,替代空间广阔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在国内主要用作水产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添加剂需求稳中有升。由于能环保性能较好,磷酸二氢钙在国外还用作禽畜饲料添加剂,但其环保性能在国内受到重视不足,且与国内磷酸氢钙价差较大,在国内禽畜饲料领域应用较少,禽畜饲料市场规模远大于水产饲料,因此磷酸二氢钙在国内存在较大替代空间;此外,作为全球流通的产品,俄乌冲突对供给端产生冲击,助力价格持续走高。
公司优势:掌握优质磷矿与出众工艺,加码新能源材料“矿化一体”
公司坐拥优质磷矿资源地瓮福,旗下磷矿平均品位在24%以上,远高全国平均水平,优质的磷矿化学活性好,为公司湿法磷化工产业奠定基础;自主研发的半水湿法磷酸技术,相对传统二水工艺兼具质量与成本优势;依托磷矿资源与国轩集团、欣旺达合作,垂直一体化布局磷酸铁等新材料,公司有望凭借磷源自给取得产品成本优势,并获得快速的成长。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磷化工行业龙头,拥有大量优质的磷矿资源储备,自创工艺路径成本优势显著,布局磷系新能源材料并加紧扩张磷矿产能,成长性卓越。预计2022-2024 年业绩分别为10.1、13.5、21.8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2、宏观经济运行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