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Q22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2021 年收入38.98 亿元,同比+17.0%;归母净利2.68 亿元,同比+46.5%;扣非净利1.58 亿元,同比-15.0%。4Q21/1Q22 收入10.58 亿元/9.65 亿元,同比+3.7%/+3.6%,环比+12.7%/-8.8%;归母净利0.44 亿元/0.45 亿元,同比+3.4%/-40.6%,环比-56.3%/+0.6%。各板块业务营收录得可观增长,多因素扰动导致利润承压,2021、1Q22 业绩符合预期。
发展趋势
新老业务多点发力推升营收规模,多项扰动因素致利润承压。收入与销售方面,公司2021 年在芯片等核心组件供给收缩的环境中积极保供,实现营收同比+46.52%;新业务快速扩张,其中传感器销量同比+31.2%;成熟业务TPMS、金属管件、气门嘴分别录得17%/20%25%的收入同比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利润方面,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缺芯、运费上涨导致公司2021 年毛利率承压,同比-4.5ppt;分季度看,公司3Q21 受扰动因素影响较大,Q4 公司通过有效管控供应链积极保供,实现扣非净利环比+22%;1Q22 公司外部受高价原材料与运费、外币贬值挤压盈利空间,内部受规模扩张投入需要、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影响削减利润厚度,叠加1Q21利润高基数影响,公司净利率/毛利率同比-6.23ppt/-3.44ppt。考虑供给端收缩和价格高位运行的压力持续,我们认为公司利润端在短期内持续承压。
“内生+外延”战略持续推进,通过投资形式实现供应链协同。公司多年来对外投资覆盖公司全业务板块,其中芯片国产化布局涉及被投企业包括重庆四联、赛卓电子、云途半导体、n捷电子等。2022 年2 月公告拟收购上海龙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55.74%的股权,以期在传感器市场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借助龙感的技术团队和产品线拓宽产品矩阵,加快切入客户的供应体系。
新业务项目、客户储备多线并行,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1 年公司智能化、空悬产品矩阵、产能、项目快速扩张,乘用车空簧总成、电流类传感器等重点产品线逐渐扩大量产规模。目前,公司传感器形成以6 类传感器为基础的多种解决方案,可满足多元化需求;公司自2022 年2 月始3 条空悬产线陆续投放,已公布空悬定点将在23-24 年量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2022/2023 年收入与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3 年23.2倍/21.5 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考虑到板块估值中枢下行,我们下调目标价17.6%至42 元,对应32.1/29.8 倍2022/2023 年市盈率,较目前股价有38.4%的上行空间。
风险
汇率波动、国际局势风险,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传统业务市场被电动车放量挤压风险,新业务落地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