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与天合光能签订销售1.6mm 超薄光伏玻璃的《战略合作协议》,合同销售量合计3.375 亿平米(22 年6 月-25 年底),预估合同总金额约74 亿元人民币(根据2.0 盖板背板22 元/平含税价)。对比20 年公司与天合的2年长单共8500 万平,长单规模进一步扩大,侧面同时印证BIPV 需求向好。
1.6mm 首家量化生产企业,大订单或主要用于BIPV目前公司BIPV 推广重点为1.6+1.6mm 双玻,包括BIPV 相关的彩色玻璃,公司在薄玻璃领域有一定技术储备且与下游大客户天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去年8 月与西安隆基合作开发BIPV 用 1.6mm 超薄轻质防眩光玻璃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中的应用),根据去年与隆基合作的情况,我们预计与天合光能的合作同样将主要用于BIPV 产品。
差异化战略迎来收获期,产能规划加码
公司目前凤阳基地产能1-1.5 亿平,考虑到公司产能释放节奏与2022 年可执行时间限制,大部分订单将在2023 年后交付,23-25 年年均交付天合产品或达1 亿平米,从订单情况看,预计公司后续1.6mm 规格出货有望稳定,粗略测算明年1.6mm出货占比将达到50%。目前时间点下,我们预计1.6mm产品盈利水平将超过2.0mm 产品,意味着公司2023 年盈利端有望超预期。
本次战略合作证明公司在超薄光伏玻璃的竞争优势,为后续更多优质订单的获取打下夯实基础,公司差异化战略将迎来收获时刻。未来产能规划看,公司近期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8.4 亿元,部分用于年产2 亿平方米(4*1000吨/天)特种超薄镀膜双玻组件项目(一期),项目已取得能评和环评批复,并于4 月参加安徽省光伏玻璃听证会。
母公司原片产能将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公司收购草案,标的凤阳硅谷业绩承诺为2022 年度、2023 年度及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51 亿元、2.15 亿元、2.7 亿元。母公司原片产能注入公司落地后,公司原片-深加工一体化能力有望得到大幅加强,盈利能力预计将大幅提升。此外,公司5 月公告拟回购300-600 万股用于股权激励,截至5 月31 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回购公司股份共19.88 万股。公司为特斯拉合格供应商,随着新疆硅料事件影响消退,后续业绩弹性可期。
根据最新光伏玻璃价格,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 年归母净利润1.8/3.1/4.5 亿元(前值1.67/2.9/4.3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公司扩产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合约为框架性协议存在不确定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