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业绩延续增长。公司披露22 年H1 业绩预增公告,22 年H1 实现营收65.4-69.0 亿元,同比增长33%-40%,归母净利润6.67-7.37 亿元,同比增长45%-60%,扣非6.44-7.14 亿元,同比增长45%-61%;拆季度看,Q2营收28.0-31.6 亿元,同比增长12.2%-26.7%,归母净利润2.8-3.5 亿元,同比增长31.6%-64.3%,环比减少9.0%-27.2%,以此口径测算净利率10.1%-11.1%,同比增长1.5-2.5pct,在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公司依托控本能力及平台化优势,业绩延续增长。
精准定位多品类赛道的模块化供应商。公司以平台型公司为导向,目前8 大系列产品单车配套金额约3 万元。其中:1)减震器/内饰功能件业务稳步增长(22Q1 营收分别占比28%/32%);2)底盘系统业务快速放量(22Q1 营收占比28%),订单开拓顺利(铝副车架新获理想汽车订单),产能持续加码: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25 亿资金用于轻量化底盘系统扩产480 万套/年(160万套轻量化副车架+160 万套轻量化悬挂系统+160 万套轻合金转向节);3)热管理系统为在IBS 技术基础上横向开拓的新品类(22Q1 营收占比为11%),目前已研制出二代产品,正与多家客户接洽;4)汽车电子业务(22Q1 营收占比1.5%),电调管柱和IBS 项目推进顺利;5)布局空气悬架,公司空气悬架系统已具备整套系统开发、零件与总成制造的能力,可提供多种悬架刚度,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持续拓展客户,加速产能布局。未来业绩可期:1)绑定特斯拉(Q2 交付超25 万辆)供应体系(轻量化结构件、内外饰及热管理);2)加快产能布局,已完成湘潭基地、宁波杭州湾新区二期、三期基地和宁波鄞州区生产基地约1500 亩土地的建设;3)采取Tier0.5 级合作模式,引领产业分工的新变革,推进与RIVIAN、LUCID、FORD、GM、FCA、华为、高合、小米、理想等企业的合作,有望充分受益于客户放量。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新品研发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特斯拉国产化核心标的,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受益于产能释放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以及核心车企客户放量。考虑到疫情缓解以及公司平台化、模块化进展,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2/23.75/32.66 亿元(前次预测16.53/20.11/26.30 亿元),对应EPS 为1.59/2.15/2.96 元(前次预测为1.50/1.82/2.39 元),对应2023 年PE 为37 倍,维持“增持”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