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披露2022 年半年报。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4 亿元,同比增长37.15%,实现归母净利润2.80 亿元,同比增长16.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5 亿元,同比增长-1.53%。
动态信息评述
Q2 营收同比增长45.62%,线控产品持续发力。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4 亿元,同比增长37.15%;实现归母净利润2.80 亿元,同比增长16.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5 亿元,同比增长-1.53%。非经常损益主要来自于政府补贴为0.48 亿元和投资子公司产生公允价值收益0.16 亿元。分业务看,公司盘式制动器销量92.90 万套,收入为6.22 亿元,占比30.42%;轻量化产品销量328.5 万件,收入为4.86 亿元,占比23.76%;电控制动产品销量84.92 万套,收入为8.15 亿元,占比39.86%;万达转向6月份并表共计销量20.52 万套,收入0.71 亿元。4 月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影响公司部分核心客户销量,Q2 奇瑞、吉利、长安自主销量分别为19.4、16.1、33.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23%、-10.70%、-11.38%,环比分别增长+5.33%、-10.50%、-30.41%,影响公司收入。Q2 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42、1.03 亿元,同比分别+45.62%、+25.66%、-3.56%,环比分别+8.48%、+2.90%、-8.04%。
大宗涨价和缺芯持续影响毛利,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H1 公司实现毛利率22.14%,同比下降3.43pct。受行业缺芯和大宗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Q2 实现毛利率21.80%,同环比分别-3.67、-0.70pct,净利率12.86%,同环比分别+1.56、-0.78pct。Q2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9%、2.78%、8.50%、-1.27%,同比分别+0.19、+0.21、+2.22、-0.84 个pct,环比+0.21、+0.71、+1.66、-0.97 个pct,主要系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对电控制动、WCBS2.0、轻量化底盘等新项目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团队迅速扩张所致。
项目持续拓展与产能布局稳步推进,多业务放量未来成长可期。
上半年,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各业务在研项目共321 项,新增量产项目64 项,新增定点项目180 项。公司是自主制动龙头,是国内首先实现one-box 线控制动量产的企业,2021 年已成功配套3 款车型,上半年新增量产项目4 项。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1年中国乘用车线控制动装配率8.6%,2022 年1-5 月线控制动装配率已提升至13.7%,公司受益于自动驾驶升级持续拓展新客户、新项目,目前WCBS 在研项目达26 项,对下一代线控制动产品 WCBS2.0 研发持续推进且取得多个定点,预计将于2024 年上半年量产。2022H1 公司对D-EPB 系统进行升级,已成熟运用在多款新能源车型。且正式启动了针对DP-EPS 及R-EPS 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发工作。
公司ADAS 产品于今年4 月投产,首批2 个项目已批量交付,预计下半年还将有9 个项目陆续量产。对于产能布局,今年公司将新增线控制动产线4 条,其中下半年将投产2 条产线;新增电控制动(EPB+ESC)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今年下半年将投产;为满足轻量化发展趋势,公司国内轻量化生产基地针对汽车副车架、空心控制臂等产品正在进行三期项目建设,墨西哥年产400 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产线正在调试,预计将于2023 年投产。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制动系统龙头,深耕制动系统多年,同时横向扩充产品线至转向和ADAS 领域,实现客户和产品结构双升级。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加大对WCBS2.0、线控转向等前瞻技术研发,有望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预计公司2022-202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1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58、3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和落地速度低于预期,原材料涨价情况超预期,缺芯问题持续超预期,下游整车厂销量少于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