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公司依托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业务优势成功抓住新能源发展机遇,产能端充分配套客户需求订单,盈利端利润率逐步回暖,未来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公 司新能源领域业务加速发展,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支撑业绩长期增长。预计公司22-24 年EPS 为1.39、3.72、5.18 元,结合PB/PE 两种估值方法且出于谨慎性原则,给予23 年23XPE 对应目标价85.56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新能源时代”中国话语权提升,开启产业链高景气度周期。22 年1-10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份额63.0%,电池装机方面1-10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224.2GWh,同比增长108.7%,装机占全球比重达到57.6%。21 年光伏储能逆变器出货量173GW,同比高增60%。
我们认为,电动车、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增长潜力巨大,22-25 年CAGR增长均在25%以上,并且相关产业链中国企业地位全球领先,将开启国内相关产业链超长景气度周期。
电动车与光储业务并举,牢牢掌握下游优质客户。公司15 年即布局新能源业务,依托行业领先的冲压模具及结构件优势,目前在1)电动车零部件领域,轻量化车身、底盘等结构件迎合轻量化趋势;2)动力电池领域,掌握FDS 等CTP 电池托盘核心工艺,产品价值量进一步提升;3)光储领域,逆变器、储能机柜等产品切入华为、新能安等龙头企业产业链。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产品产能进一步深化布局,公司将更好的承接下游客户需求扩容,迎来行业的成长红利。
催化剂:公司接连获得大额订单;CTP 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