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和2024 年一季报,2023 年全年实现营收663.04 亿元,同比增长5.19%;公司主营产品销量逆势增长,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30%: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63.04 亿元,同比增长5.19%;实现归母净利润33.51 亿元,同比减少14.30%;实现扣非净利润30.93 亿元,同比减少22.30%。根据年报计算,2023Q4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8 亿元,同比减少62.56%,环比减少63.61%。
2024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22 亿元:2024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下降48.99%;扣非归母净利润5.68 亿元,同比下降42.97%。
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4.12 个百分点至12.10%,销售净利润同比下降3.99个百分点至3.94%。
主营产品销量逆势增长,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加大:2023 年公司正极前驱体出货近15 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31%;正极材料出货约9.5 万吨,同比增长约5%;钴产品出货约4.1 万吨(含受托加工和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12%;镍产品出货约12.6万吨(含受托加工和内部自供),同比增长约88%。公司在日韩、欧美客户开拓上持续取得突破,主要产品已覆盖LGES、宁德时代、大众国轩等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并广泛应用于特斯拉、宝马、Stellantis 等电动汽车,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海外资源项目稳步推进,资源控制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23 年公司华越6 万吨湿法冶炼项目稳产超产;华科4.5 万吨高冰镍项目实现达产;华翔5 万吨硫酸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Pomalaa 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津巴布韦锂矿项目建成投产;印尼华飞12 万吨湿法冶炼项目于24 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资源控制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估值
结合公司年报和一季报,考虑到锂电原材料竞争加剧,我们将公司2024-2026 年的预测每股盈利调整至1.85/2.08/2.37 元(原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3.26/3.88/-元),对应市盈率15.9/14.2/12.4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与3C 电池需求不达预期;全球钴矿与镍矿开采、投放进度超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海外经营与汇率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