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0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30.63 亿元,同比增长16.03%;实现归母净利润4.03 亿元,同比增长145.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5 亿元,同比增长466.46%。上半年业绩对应公司Q2 实现营收16.81 亿元,同比增长15.61%,环比增长21.64%;实现归母净利润2.89 亿元,同比增长100.69%,环比增长153.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5 亿元,同比增长136.11%,环比增长183.33%。
Q2 业绩超预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16%,归母净利润增长145%,毛利率为27.30%,同比提高6.63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16%,同比提高6.94 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较快,主要原因为功率器件事业群和代工事业群营业收入增加,其中产品与方案实现销售收入为13.69 亿元,同比增长20%,占营收比44.95%,同比提升1.55 个百分点。另外,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较大、固定成本有所减少,带动公司毛利率大增,公司上半年折旧与摊销占营收比例为10.85%,同比下降3.29 个百分点。在营业费用情况上,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以及财务费用合计4.21 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3.74%,同比下降3.19 个百分点。公司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5.11 亿元,占营收比例16.68%,同比提高13.80 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高。从Q2 的情况来看,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以及环比均有大幅提升,毛利率高达29.27%,同比提高4.92 个百分点,环比提高4.38 个百分点,净利率17.19%,同比提高7.29 个百分点,环比提高8.94 个百分点,Q2 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MOSFET 国内领先,第三代半导体产品进展顺利:公司是国内营业收入最大、技术能力领先的MOSFET 厂商,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提供 -100V至1500V 范围内低、中、高压全系列MOSFET 产品的企业,上半年MOSFET 销售额同比增长21.43%。在IGBT 上,公司已建立国内领先的Trench-FS 工艺平台,并具备600V-6500V IGBT 工艺能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上半年IGBT 销售额同比增长49.90%。在制造与服务业务中,公司拥有完备的BCD 工艺平台,上半年内公司0.18um BCD G3 工艺平台综合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进行客户产品导入并量产,并且0.11um BCD技术已启动预研工作,导入600V SOI 技术平台产品验证。另外,公司MEMS 传感器工艺平台从6 英寸升级到8 英寸,实现批量生产。公司还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在7 月4 日举办的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公司正式向市场投入1200V 和650V 工业级SiC 肖特基二极管系列产品,与此同时宣布国内首条6 英寸商用SiC 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公司第三代半导体产品进展顺利。
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电动车有望带动市场复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占比高达 36%。目前,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国产化率较低,超过一半的功率半导体需要依靠进口,高端功率半导体大部分被国外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从全球市场需求来看,2020 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汽车和手机等市场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出现下滑。展望2021 年,功率半导体将在汽车需求强劲的基础上实现强劲复苏。传统的燃油车单车用量只有71 美元,轻混车(MHEV)、 混动车/插电混动车(HEV/PHEV)、纯电动车(BEV)中功率半导体的单车平均成本为90 美元、305 美元,350 美元,较传统汽车分别提高了27%、330%、393%。随着电动车渗透率加速推进,有望带动功率半导体市场迎来强劲复苏。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看好全球功率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国产替代带来的市场需求,公司为国内半导体IDM 的龙头,产品聚焦功率半导体领域,有望受益于业务需求回暖、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产能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7.12 亿元、8.71亿元、10.25 亿元, EPS 分别为0.59 元、0.72 元、0.84 元,对应PE 分别为83.95X、68.62X、58.3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功率半导体需求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