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0 年半年报。2020 年H1,公司实现收入66.87 亿元,同比增长20.84%,实现归母净利润3.36 亿元,同比增长24.3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7 亿元,同比增长20.16%。Q2 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21.32%,实现归母净利润1.40 亿元,同比增长26.3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增长25.46%。
公司中报业绩符合预期。2020 年Q2,公司在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四驾马车”模式带来的规模效应初见成效。此外,公司的健康管理服务已经逐渐上线,在3,782 家门店铺设了慢病自测设备、培养了3,589 名慢病管理专家,向专业化转型未来将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后文,我们从公司的收入拆分情况(业务、地区、品类等)、财务指标、并购情况、门店情况、平效、净营业周期等多个维度对公司进行剖析。
投资逻辑再梳理:“自建+并购+加盟+联盟”四驾马车加快渠道下沉形成规模效应。公司的优势在于22 个省份的覆盖,但美中不足的是各省渠道下沉的程度相对较低,而“自建+并购+加盟+联盟”四驾马车将加快渠道下沉。
自建和并购公司一直在持续在做,其中并购在一级市场药店估值下降之后有望加速,而更重要的变化在于公司在2019 年开始重点拓展加盟店。加盟店有望帮助公司以低成本的代价迅速渠道下沉:一方面,加盟店将直接给公司带来收入、利润(购销的差价、加盟费、年费、IT 使用费等等,净利润率我们估计在5%左右);另一方面,加盟店作为自建和并购的补充,将进一步带来公司在各省的规模迅速提升,从而提高跟上游的议价能力,有望带动整体毛利率、净利率的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6.35、8.21、10.58 亿元,同比增长24.9%、29.2%、28.9%,对应PE 为47x、36x、28x,公司作为医药硬核资产之一,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渠道下沉不及预期;医保控费政策超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