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16 年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384.41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47%,实现利润总额 4960.66 万元, 较去年同期降低 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5.50 万元, 较去年同期降低 0.59% 。
地铁通风设备龙头, 主营业务增速稳定。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从事地铁、 隧道、 核电、 船用、 民用与工业等领域风机、 消声器、风阀等通风系统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拥有从产品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到检测的完整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在地铁、隧道领域继续保持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市占率稳居第一位。 主营业务中,地铁类、民用与工业类、隧道类产品营收比重分别为 57.84%、 21.45%、 17.23%,同比增速分别为-12.02%、 +35.53%、 +39.99%。毛利率水平分别为39.07%、 38.92%、 43.75%,保持稳定状态。
转型军工+高端装备制造, 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2016 年 10 月 13日公司拟分别以 10.5 亿元、 11.6 亿元,购买中强科技 100%股权以及红相科技 100%股份。 红相科技 2016―2019 承诺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 万元、 7500 万元、 9375 万元、 11720 万元, 累计承诺归母净利润不低于 33595 万元, 3 年复合增速为 32.84%。中强科技 2016 年到 2020年承诺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3500 万元、 7000 万元、 9450 万元、12757.50 万元、 17222.63 万元, 累计承诺归母净利润不低于 49930.13万元, 4 年复合增速为 48.94%。 此次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由风机制造向军工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拓展,借助中强科技在军品领域的技术市场资源以及红相科技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将使上市公司逐步确立“军民融合的高端装备制造商”的地位,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盈利预测和评级。 公司作为地铁通风设备龙头,未来将充分受益于大规模基建投资带来的红利。若不考虑此次收购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预测公司 2017 年-2019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13 亿元、4.95 亿元、5.69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0.82 亿元、 0.98 亿元、 1.12 亿元,EPS 分别为 0.52 元、0.61 元、0.7 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80.38倍、 68.52 倍、 59.71 倍。考虑并购带来的业绩的增厚及股本的摊薄,预计 2016-2018 年 EPS 分别为 0.84 元、 1.06 元、 1.33 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49.76 倍、 39.43 倍、 31.43 倍。 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重大资产重组失败, 地铁、隧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