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4个核心要素上与市场存在预期差。平淡市场下成长能力、核心竞争力、中期成长确定性、行业内稀缺性。
推测公司具备平淡市场下的5 倍成长能力,预收账款、创新业务是证明。市场担忧同花顺业绩受证券周期影响,我们首次用数量方法证明公司平淡市场下成长能力:1)新业务及运营能力提升推动成长:考虑预收账款后2013-15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144%,年均高于沪深300 成交额复合增长41%。2)B 端金融数据、券商导流、基金销售、贵金属业务、投资机器人、互联网投顾、自营投资等业务均处于运营能力提升期,平淡市场下具备5 倍成长潜能。
三核心因素优于竞争对手,数据比较证明。同花顺具有长期竞争中移动端流量、研发能力、商业模式运营三核心因素的综合优势。C 端证券投资主要竞争对手为东方财富、大智慧、益盟股份。同花顺研发投入与移动端流量领先,商业模式运营能力领先大智慧与益盟股份,与东方财富各有特色。B 端金融信息业务中iFind 有机会依靠性价比与新增业务抢占同行市场。
17Q1 预告被过度解读,三因素证明。中期具有三大高确定性成长因素:合规后的衍生业务、投资机器人软件服务、自营软件服务。1)国承信领先市场完成合规处理,年报验证公司正加大贵金属布局。2)投资机器人逐步开放,2017 年预计增量过亿元。3)多年储备、大数据基金、智能投顾验证投资支撑能力,10 亿元自营投资形成新业务增量。4)历史预收账款与营收关系显示市场对Q1 业绩预告过度担忧。
具有行业内绝对稀缺性。2017 年为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爆发元年,公司为金融领军,兼具估值安全性及成长确定性,预计投资机器人、自营投资等AI 应用业务将贡献过亿利润。
上调17-18 年盈利预测6%、9%,平淡市场下一年市值目标539 亿元。更新各业务特性,在平淡市场及谨慎预收账款确认假设下预计2017 年-2019 年同花顺实现营业收入19.9、25.3、29.5 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4、19.8、23.4 亿元,分别上调2017-2018 盈利预测6%、9%。预计同花顺2017 年净利润为15.4 亿元.考虑到平淡市场假设下公司业务推进及资本市场活跃度上升可能,谨慎给予35 倍估值,一年目标市值为539 亿元。 PEG 测算下合理市值范围为385-616 亿元。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