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 2016 年年报,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7 亿元, 同比增长 12.0%; 实现归母净利润 226 亿元,同比增长 3.4%,略低于我们预期的 5.9%,主要是拨备计提力度超预期。
规模稳健增长。 16 年公司资产规模 2.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8%( 15YoY 14.7%)。从资产端来看, 公司继续加大贷款投放和证券投资力度, 贷款占比为 48.6%,同比提高 1.3%;证券投资占比为 25.7%,同比提高 2.0%;从负债端来看,存款占比小幅降至 69.9%,而同业负债占比由 15 年末的 14.4%上升至 17.6%,但仍处同业较低水平。 我们认为, 在市场加息周期下, 公司将受益于资产端较强的扩张能力和负债端更低占比的同业结构。
净息差环比三季度上升 2bps 至 2.75%,全年仅下降 5bps, 表现领先同业。 全年来看,公司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 11.6%, 表现亮眼得益于规模扩张和处于行业上游的息差走势。负债端方面, 定期存款占比同比下降而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同比上升, 同业存单利率环比三季逆势下降 3bps, 公司的息差控制能力之优秀可见一斑。
成本收入比控制显效, 大幅贡献净利润增长。 16 年, 公司成本收入比为 26.0%, 同比下降 5.3%。其中, 四季度单季成本收入仅 20.5%, 同比下降 8.5%, 主要是员工费用下降。
加大确认不良, 不良生成率上升, 信贷成本达到高位。 公司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并加大确认不良和核销不良的力度。从贷款结构来看, 高风险行业贷款( 制造业和采矿业)贷款占比由 2015 年的 18.6%降低至 2016 年末的 16.4%; 低风险的按揭贷款占比由 15 年的3.78%进一步提高至 5.78%。 公司 2016 年不良率同比提升 29bps 至 1.74%, 全年核销299 亿,同比多增 76 亿,加回核销的不良生成率 2.82%,同比提升 19bps。 我们可以看关注类指标和逾期率指标的两大边际改善:( 1)公司关注类贷款占比环比降低 6bps 至4.11%,同比下降 4bps;( 2) 公司逾期贷款率环比下降 46bps,同比下降 53bps。 展望未来,在公司持续调整信贷结构、 主动加大风险暴露和核销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资产质量压力或将逐步得以化解。公司拨备覆盖率为 155 %, 同比降低近 10 个百分点,拨备略有承压, 2016 年公司信贷成本 3.54%, 同比增加 85bps,预计信贷成本持续维持高位。
公司息差企稳表现优秀,资产质量风险积极暴露和化解。 在管理层调整的背景下,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综合金融平台发展和零售转型战略, 但落实于业绩或还尚需一定时日。 公司17/18 年净利润增速预计分别为 5.6%/8.3%(原预测 9.7%、 14.1%,我们预计信贷成本继续高企),对应于 17/18 年 6.65X/6.14XPE, 0.78X/0.70XPB(基于模型净资本数据,下表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为 PB(LF),故略有差异), 估值已处板块底部,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