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于1月26日完成公开发行并于2 月9 日挂牌精选层,本次选择以净利润为核心的入层标准“市值不低于2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 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公司最终确定发行价为22.58 元,2019/2018 年按入层指标计算的净利润分别为9692/5743 万元,发行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13/12.54%,原计划发行不超过2,310.77 万股,实际发行1,196 万股,募集资金2.70 亿元,募投项目主要为“年产15 亿只无汞环保碱性锌锰电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和“高倍率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及PACK 组装项目”,近期收盘价为39.60 元,较发行价涨幅已达75.38%,市值按最近收盘价为32.19 亿元。
国信新三板观点:1)公司深耕锌锰电池行业多年,以环保碱性锌锰电池核心,为国内第五大制造商,主要承接各大品牌商OEM 代工订单,同时销售一定量自有品牌;2)公司2018 年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主攻高倍率三元体系锂电池,技术优势突出,处国内第一梯队,主要运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及吸尘器等细分领域,业务发展迅速;3)2019/2020H实现营收14.17/7.70 亿元,同比+32.32/+25.74%,归母净利润 1.05/0.64 亿元,同比+69.27/54.70%,扣非后为0.97/0.63亿元,同比+68.76%/+81.68%,2019 年EPS/当前EPS-TTM 分别为1.29/1.57 元(按发行后股本),对应当前股价39.60元/股的 PE/PE-TTM 分别为30.68 /25.22 倍;4)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放缓、竞争加剧、技术开发滞后、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关联交易较多、汇率波动;5)投资建议:公司当前已形成“碱电+锂电”双核心业务体系,在碱性锌锰电池方面通过引进吸收先进技术设备和自主创新突破,在业内已具备较强的工艺制造和规模优势,并进入全球一线品牌供应链,客户资源丰富且黏性较高。锂电池方面,公司在高倍率锂电领域拥有较突出的整体技术优势,产品性能在同行业的位置靠前,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开始为优质客户进行配套,市场拓展潜力较大。从行业前景来看,碱性锌锰电池相比传统碳性锌锰电池在电池性能、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具备全方位的优势,其渗透率在国内和非发达国家地区有望持续提升,而锂电池作为新能源革命的一大主要环节近年来发展迅猛,在3C、动力、储能等各个下游领域都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在公司所处细分领域亦有较快增长潜力。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旨在把握碱电需求稳健向好、锂电行业大发展机遇,大规模扩充产能同时提升数字智能化制造水平,强化综合竞争实力,为快速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推荐重点关注。
评论:
国内第五大碱性锌锰电池制造商,全球一线品牌供应链,高倍率锂电池技术领先,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等领域公司成立于2006 年,多年深耕锌锰电池行业,主要生产环保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国内第五大制造商,2018 年通过并购长虹三杰进入锂电行业,专注三元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吸尘器等领域,发展迅速。
锌锰电池为目前最常见的一次电池,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玩具、智能家居用品等领域,其中碱性锌锰电因容量大、放电性能好、贮存期长、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发达地区主流电池,逐步淘汰传统碳性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环保可充电的新型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长寿命、低消耗等优点,在各领域应用中已经表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当前发展极为迅速。
公司拥有四川绵阳、浙江嘉兴以及江苏泰兴三大生产基地,具备年产 15 亿只(组)全系列碱性锌锰电池及 1.5 亿只高倍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能力。在碱锰电池方面,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制造技术并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工艺和智能制造优势,先后参与起草和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技术层面处业内较领先水平。锂电池方面,子公司长虹三杰在高倍率细分领域深耕多年,经验技术积累丰富,是国内最早实现21700 型号高倍率电池批量生产的国内企业之一,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在同行业的位置靠前,产品在充放电倍率、循环寿命及一致性等方面与国内同类厂家相比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对比韩国电池在循环性能方面亦有较好的表现。当前公司已取得 90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78 项,外观设计专利 4 项,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和外部科研院所保持广泛的联系。
公司主要通过承接国内外“AMAZON 亚马逊”“TARGET 塔吉特”等商业连锁企业、“Energizer 劲量”“TOSHIBA东芝”“Camelion 飞狮”等知名品牌运营商以及大型贸易商OEM 订单的方式组织锌锰电池的生产销售,终端产品主要出口至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销售。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已建立稳固合作和信任关系,客户粘性较高。此外公司也拥有“长虹”品牌,主要以经销方式进行销售。锂电池方面,公司与知名客户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已经进入德国LIDL、美的以及德国凯驰等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并已批量供货,未来将不断加强优质客户的市场拓展工作。
四川长虹控股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绵阳市国资委,管理团队在长虹系任职多年,业务技术背景较强公司控股股东为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同时持有上市公司四川长虹600839.SH 23.22%的股份,为其最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60.28%(发行前为70.68%),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绵阳市国资委,无他持股比例在 5%以上的股东。公司管理层包括董事长在内共7 名成员,皆在长虹系公司有数十年的任职经历,分别负责管理运营、采购制造、技术研发、市场销售等重要方面,业务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背景深厚。
主营分析:当前以代工碱性锌锰电池为主,高倍率锂电池业务发展迅速,用于园林工具、电动工具及吸尘器公司主要产品为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其中锌锰电池主要为碱性锌锰电池,覆盖1 号、5 号、7 号等全系列型号,少部分为碳性锌锰电池,大部分为OEM 代工生产。公司锂离子电池主要为高倍率18650 和21700 圆柱形电池电芯,主要为园林工具、电动工具及吸尘器厂商提供配套,目前已经形成了市场上最为齐全的高倍率锂电池产品系列,基本可以覆盖当前市场上所有型号
1、产品特点及技术水平
(1)锌锰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点,与普通碳性电池相比容量更大(约为5-7 倍)、放电电流大、耐漏液性能好、贮存期长(约3-7 倍)、低温性能好,且无汞、无镉、无铅,不会对环境构成重金属污染,可随生活垃圾处理,因此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主流的一次电池产品。而在对电池质量要求不高的领域或者经济欠发达的相对落后地区,碳性锌锰电池仍为主要产品。
公司方面,当前已拥有超高性能碱锰电池技术、10 年保质期碱锰电池技术和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采用与日本、美国等世界一流电池企业相同的预电镀钢带加工技术,加之独特的配方技术和二次复压、高精密密封圈等技术,造就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从产品性能来看,公司生产的碱性锌锰电池的核心技术参数大幅超越国标及IEC 标准水平,在行业中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2)锂离子电池
公司控股子公司长虹三杰是国内较早确定三元体系的锂电生产企业,多年深耕技术经验积累丰富,高倍率细分领域的技术水平在行业中相对靠前,处于第一梯队,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来看,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21700 型号高倍率电池批量生产的国内企业之一,部分18650 型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与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产品相当。在充放电倍率、高倍率温升控制、循环寿命及一致性方面,公司产品与国内同类厂家相比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对比韩国电池在循环性能方面亦有较好的表现。同时,相公司产品具有更好的放电倍率,部分产品可以满足10C-15C 倍率的放电需求,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以及抗震性能等特点。
2、收入结构及销售模式
主营产品结构方面, 2019/2020H 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14.11/7.67 亿元(同比+35.53/+25.74%),其中:
(1)锌锰电池收入9.39/4.15 亿元,同比+22.79/+25.99%,主营占比66.50/58.00%,其中1)碱性锌锰电池收入8.31/4.90 亿元,同比+26.24/+39.92%,主营占比61.42/64.60%; 2)碳性锌锰电池收入1.07/0.32 亿元,同比+1.34/-49.91%,主营占比7.59/4.19%;
(2)锂离子电池收入为4.15/2.33 亿元,同比+78.30/37.50%,主营占比29.42/30.31%。
产品毛利润结构方面, 在2019 年/2020H 期内:
(1)锌锰电池贡献主营毛利润比例为59.70/60.33%,毛利率为22.91/23.30%,1)碱性锌锰电池贡献毛利润比例为56.36/58.22%,毛利率为21.63/22.49%;2)碳性锌锰电池贡献毛利润3.33/2.12%,毛利率为9.92/12.87%。
(2)锂离子电池贡献毛利润38.60/38.61%,毛利率为29.65/31.39%;
(1)“年产15 亿只无汞环保碱性锌锰电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本项目是在下游需求向好、公司存在明显产能瓶颈背景下对碱锰电池进行的大规模扩产,同时也将提升公司智能化制造和国产化水平,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产品质量,强化公司制造端竞争力。
具体来看,根据招股书预测,随着消费市场碱性化率的逐步提高,碱锰电池市场的增长率将超过10%,而公司当前每年15.2 亿只(按2020H 数据的两倍计算)碱锰电池产能仍处于饱和状态,年产15 亿只碱性锌锰电池工厂的投产将大幅增加98.6%的产能。
在本项目智能化工厂建设中,自主品牌产品采购额占比达95.02%,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87.77%,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94%,生产线生产速度可达650 只/min,高于加拿大海霸公司技术最先进的600 只/min 高速生产线(海霸公司被特斯拉收购后目前已停止向中国出口该生产线),因此本项目不仅将效提高产品的品质一致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总体良品率,降低漏液率,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国内电池产业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的现状。
(2)“高倍率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及PACK 组装”项目本项目时在锂电行业整体高速发展,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吸尘器等高倍率锂电细分市场成长性良好,而公司面临业内对手较强产能竞争,产能饱和扩产节奏相对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战略扩产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的电池组自给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市场需求层面,根据真锂研究院报告,未来几年电动工具锂电池装机量增速有望维持在10%左右,主要系锂电池在电动工具中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无绳电动工具近年来加速普及,同时传统电动工具所用的镍镉电池正逐步被锂离子电池替代,。另一方面,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的市场报告预测,2020 家用吸尘器市场销售年均复合增长率6%,电芯需求量复合增长率则在15%左右。
对公司而言,当前在锂电池生产线方面拥有2 条18650 锂电池自动生产线和1 条21700 锂电池自动生产线,本项目两期将分别建设1 条18650 自动生产线,并配套4 条锂电PACK 组装线。因此本扩产项目不仅有望较大程度增加公司锂电板块产能,缩小与天鹏电源等竞争对手的产能差距,组装项目建成也将使公司拥有向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的能力,有助于公司向BMS 领域及电动交通工具、家庭储能等新市场拓展。
截止2020 年11 月,该项目已使用公司自筹资金投入7,803.94 万元。
(3)“长虹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研发中心将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储备基地、创新基地、检测基地,承担公司已有产品的技术升级迭代任务,有效保持公司技术的领先优势,保证产品的可持续竞争。同时,公司将加大高端智能设备的投入,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进一步扩大公司的智能制造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
公司当前已形成“碱电+锂电”双核心业务体系,在碱性锌锰电池方面通过引进吸收先进技术设备和自主创新突破,在业内已具备较强的工艺制造和规模优势,并进入全球一线品牌供应链,客户资源丰富且黏性较高。锂电池方面,公司在高倍率锂电领域拥有较突出的整体技术优势,产品性能在同行业的位置靠前,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开始为优质客户进行配套,市场拓展潜力较大。从行业前景来看,碱性锌锰电池相比传统碳性锌锰电池在电池性能、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具备全方位的优势,其渗透率在国内和非发达国家地区有望持续提升,而锂电池作为新能源革命的一大主要环节近年来发展迅猛,在3C、动力、储能等各个下游领域都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旨在把握碱电需求稳健向好、锂电行业大发展机遇,大规模扩充产能同时提升数字智能化制造水平,强化综合竞争实力,为快速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推荐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放缓、竞争加剧、技术开发滞后、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关联交易较多、汇率波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