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齐升,业绩大幅增加
2016 年业绩大幅增加,主要因为“超级猪周期”下猪价大幅提升、生猪产能持续释放与原材料价格下跌。
i)受益于环保禁养政策,生猪全年平均价18.4 元/公斤,同比大涨20.26%,肉猪价格长时间高位运行,是公司2016 年利润大幅增长的主因。而2017 年一季度虽然商品肉猪销量同比增长4.04%,销售均重同比增加11.67 斤/头,但是由于生猪价格下行和肉禽价格的超预期下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仍然大幅下滑。
ii)公司借助紧密型“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在全国范围进行生猪产能扩张。2016 年,公司实现竣工猪场35 个,竣工猪场设计产能380 万头,占2016 年商品肉猪销售量22.19%。
iii)2016 年玉米均价为2.02 元/公斤,同比大幅下降14.8%,豆粕均价为3.31元/公斤,同比下降2.1%。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叠加生猪销售价格的上涨使得公司净利率由2015 年的12.9%上升至19.9%。
发展生鲜和金融板块,平抑周期
尽管公司在成本和规模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养殖利润还是部分受制于生猪价格波动,这也是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最大顾虑,并反映在了跌跌不休的股价中。目前公司正大力加强食品加工产业和金融板块的布局,业绩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将有效维持,估值将逐步走高。2016 年公司投资收益合计2.29亿元,专门负责生鲜业务的下属公司收入为1.06 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17/18/19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95/112/146亿元,对应EPS 为2.20/2.59/3.36 元,给予17 年20-22 倍PE,得出目标价44.0-48.4 元,较现价具有33%-46%的上涨空间,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猪肉价格超预期下跌,高致病性疫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