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收购华铂科技 49%股权: 公司发布公告,拟以 19.6 亿元对价收购华铂科技 49%的股权,其中现金支付 4.9 亿元,发行股份支付 14.7 亿元,发行价 17.93 元/股。华铂科技承诺 17-19 年净利润不低于 4、 5.5、 7 亿元。同时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 5 亿元。
加大铅回收布局形成产业闭环,低估值高承诺将显着增厚业绩: 根据 16 年 12 月工信部印发的《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项目规模门槛、环保标准、装备技术、能耗标准及综合利用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引导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华铂科技具备成熟的铅回收及处理能力,目前具备废旧铅酸电池处理能力 42.9 万吨,再生铅产能 30 万吨;在建废旧铅酸电池处理能力 60 万吨,再生铅产能约 46 万吨。 公司 15 年曾收购华铂科技 51%的股权,此次收购剩余 49%的股权实现完全控股,将进一步加大布局。此外本次收购对价 19.6 亿元,而华铂科技 17-19 年的业绩承诺 4、 5.5、 7 亿元,测算收购估值仅对应 17-19 年的 10 倍、 7 倍、 6 倍,估值相对较低。按 49%股权测算, 将至少显着增厚公司的业绩 1.96、 2.70、 3.43 亿元。
2016 年业绩增长 62%,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 2016 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1.41 亿元,同比增长 38.5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29 亿元,同比增长 62%。对应 EPS 为 0.42元。 4 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19 亿元,同比增长 32.10%,环比增长 12.3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0.83 亿元,同比增长 32.53%,环比下降 10.22%。 4 季度 EPS 为 0.11 元。
再生铅贡献业绩增长,动力电池略低于预期: 报告期内, 1)受益于铅价上涨,华铂科技再生铅销量 25.5 万吨, 实现收入32.98 亿元,净利润 3.789 亿元,较业绩承诺高出 64.73%,贡献公司业绩 1.93 亿元,超预期,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2)锂电池业务受政策调整影响, 业绩略低于预期,全年实现收入 2.22亿元,同比增长 80.68%。预计贡献净利润 0.2-0.25 亿元。公司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了持续的资源整合,参股了汽车底盘公司孔辉汽车和动力集成厂商智行鸿远。自行车电池业务收入 13.03 亿元,同比下降 12.39%, 亏损 0.38 亿元。 3) 后备电源稳定发展,收入 26.78 亿元,同比增长 15.30%,预计贡献净利润 1-1.5 亿元。盈利能力方面,后备电源、动力电源、铅回收等业务毛利率均有提升,整体毛利率 17.63%,同比提升 2.54个百分点;净利率 4.61%,同比提升 0.67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增强。
期间费用率下降,存货大幅降低、预收款增加,现金流充裕:公司 2016 年期间费用同比增长 24%至 7.34 亿元,期间费用率下降 1.17 个百分点至 10.28%。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0.39、 0.46、 0.31 个百分点至 5.17%、 4.02%、 1.09%。同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0.05 亿元,同比下降 88.60%。期末应收账款 22.67 亿元,较期初增加了 4.84 亿元。存货 21.02 亿元,较期初上升了 9.02 亿元。 2016 年底预收款项 0.60 亿元,同比增长 87%。
储能商业化发展加速,龙头地位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运营”商用储能系统业务迅速发展和落地,累计完成签约容量近 1000MWh,其中在建项目容量 150MWh,待建项目容量 150MWh,投运项目容量近 30MWh,公司在该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成立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公司,与建行成立储能电站基金,积极进行运营平台与投资架构设计。报告期内公司与无锡星洲科苑签署了 160MWh 电力储能电站项目,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商用储能电站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中能硅业 12MWh、湖北荆玻 9MWh、镇江天工国际一起 8MWh 等电站项目已经建成并投运,预计 2017 年将迎来大规模商用储能电站的集中运行,并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盈利。电池产能方面,武汉南都年产1000 万 kVAh 新能源电池(铅炭电池)建设一起项目正在加速实施投产,该产能将大多用于储能领域,为公司储能业务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投资建议: 不考虑本次收购及增发, 预计公司 2017-2019 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5.61、 7.62、 9.2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1 元、0.97 元和 1.18 元,增速为 70.5%、 35.8%、 21.9%。 考虑本次收购及增发,预计公司 17-19 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7.57、 10.32、12.72 亿元,对应 EPS 为 0.85、 1.16、 1.42 元,增速分别为 129.97%、36.32%、 23.21%。 给予公司 2017 年收购及增发完成前 40 倍 PE( 对应收购及交易完成后的 33.68 倍 PE) ,对应目标价为 28.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布局存在试错风险,推进或不达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