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 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3.13 亿元-15.01 亿元,同比增长40%-60%,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 6754 万元-7549 万元,同比增长 155%-185%。同时公司发布2020 年度业绩快报,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60.56 亿元,同比增长4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7 亿元,同比增长73.75%。
分析判断:
Q1 业绩大幅增长,受益于下游客户需求旺盛
按照中值测算,2021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4.07 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归母净利润7151.5 万元,同比增长170%。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公司电子工艺设备及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均同比实现增长。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及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行业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全球新建和扩产晶圆厂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约20%至25%,有利于国产设备工艺验证的本土化配套。预计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将继续增长,2021 年达到719 亿美元,2022 年有望达到761 亿美元。公司作为国内少数技术成熟的领先半导体设备厂商,迎来发展大机遇,公司通过积极的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员工股权激励等举措,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新产品应用拓展的推动,两大业务线收入和利润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平台化效应逐步显现国内半导体制造厂商为了产业链稳定可控,不断加大国产设备的支持力度,国产化设备导入量产的比例正在逐渐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龙头企业,设备种类丰富,目前集成电路领域设备包括:刻蚀机、PVD、CVD、ALD、清洗机、立式炉、外延炉等,在前道九大类设备中已经涵括四大类设备,主要设备已经在客户端产线上实现量产,同时部分工艺在验证中,有望深度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0 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98 亿元,占营收比7.78%,新工艺应用产品相继进入客户产线验证或量产,不断收获重复采购订单。在新设备研发上持续突破,将刻蚀技术横向拓展,研发出满足更多领域客户需求的产品,目前应用领域已覆盖集成电路、LED、先进封装、功率半导体、MEMS、化合物半导体、硅基微显等多个领域。2020 年11 月北方华创自主研发的真空超导材料热处理设备已经顺利完成客户验证。公司持续加强单项设备的技术能力,不断扩张新设备种类,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平台化效应将逐步显现。
投资建议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 至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37 亿元、109.91 亿元,同比增长34.4%、35.1%;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42 亿元、9.99 亿元,同比增长38.2%、34.7%,实现每股收益为1.49 元、2.01 元,2021-2022 年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106.7 倍、79.2 倍,随着下游旺盛需求增长,国产化设备替代前景广阔,公司有望进入加速发展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低于预期、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国内市场开拓进展低于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