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2021 年一季度报告,21Q1 实现营业收入17.4 亿元,同比增长112.4%;归母净利润3.35 亿元,同比增长260.2%;扣非归母净利润3.13 亿元,同比增长277.7%。
评论:
负极成本加速下降,单吨盈利超预期。公司21Q1 毛利率达到37.8%,同比增加7.4 个百分点,季度环比增加7.1 个百分点,创下17Q4 以来季度新高,主要由于公司负极产品单位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营业成本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所致。公司21Q1 归母净利率达到19.2%,创下18Q2 以来季度新高,同比增加7.9 个百分点,季度环比增加6.2 个百分点。
成本管控优异,在手现金充沛。公司21Q1 期间费用率为13.2%,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4 个百分点是由财务费用率下降所贡献,主要是由于21Q1 公司账面现金达到45 亿元,同比增加26 亿元,增量主要来自于2020 年定增所募资金。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对于回款能力较弱的客户,公司对其应收账款计提减值3716 万元,同时公司对存货也进行了1025 万元的跌价准备,合计4741 万元,占营收比重的2.7%。
公司战略规划清晰,持续扩产备战2025。负极:2020 年底公司产能超7 万吨,随着四川基地产能落成,预计2025 年底将达到40 万吨,进一步夯实龙头地位。
石墨化:公司2020 年底拥有6 万吨石墨化加工能力,随着四川基地产能落成,预计2025 年底将达到35 万吨年产能。涂覆加工:2020 年涂覆加工产能10 亿平,基膜1 亿平,随着四川基地产能落成,预计2025 年底涂覆膜产能将达到35 亿平,基膜产能将达到23 亿。锂电设备:截至2020 年底公司在手订单超15 亿元(不含税),同时,公司在2020 年通过引入技术团队、收购资产等方式完成了对锂电设备业务平台的构建,初步形成包括涂布机、注液机、卷绕机、氦检机、化成分容设备、补锂设备等在内的前中后段核心设备产品体系,并入股东莞超鸿,形成了对电池紧密叠片技术的突破。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根据一季报情况,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7.2/21.4 亿元(原测值10.8/14.1/17.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65/3.46/4.32 元,对应PE 38/29/23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人造石墨类负极生产商,未来在四川基地逐步投产后,成本效应将逐步显现,未来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021 年50x PE,上调目标价至132.5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