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 先导智能 5 月 12 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先导投资拟以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票为标的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 15 亿元,债券期限 3 年。先导投资目前持有公司 1.66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0.58%。
事件 2: 根据乘联会数据, 4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2.92 万辆,同比增长 41%,环比增长 6%, 1-4 月累计销量为 7.87 万辆,同比+31%。
投资要点
发行可交债, 属于股东融资需要,不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经营
可交债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股东,最大特点是转股时,可交债无股权稀释效应。发债目的可以包括投资项目,投资退出、市值管理、资产流动性管理等。本次拟发行可交债的发行价格还未定,债券利率也未定,发行规模 15 亿元约占先导智能上市公司市值的 8%左右(参考日 2017 年 5 月 12 日,考虑 13.5 亿元增发市值)。我们预计,即使债券期满部分债转股,也不会对上市公司股价构成大影响。
4 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平稳,但略低于预期,预计 5 月高增长
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平稳,但增速略低于预期,而乘用车受益于 A00 级车拉动,继续大幅好转。 预计第十批免购置目录将推动 5月专用车回暖,判断 3、 4 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火爆,维持产销 75万辆以上预期。 北京 2017 年新能源汽车指标额度为 6 万个,目前已用尽,这些新配置指标需在半年内上牌,预计北京市场 3-7 月新能源车销售火爆,有望达到 1 万辆/月,以此拉动全国销量。 4 月第十批免购置税车型目录推出,数量达达到 776 款,囊括前三批推广目录大部分车型,这些车型将享受补贴+免购置税双重优惠,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 5 月新能源车销量将同比大幅提升,三四季度放量,全年销量 75 万辆以上。
收购泰坦协同效应凸显, 11 亿元大订单占 2016 年收入 102%
近期先导获得格力智能装备 11 亿元大订单(格力是泰坦的第一大客户)预计 2017 年交付, 2018 年确认收入。预计此次格力智能装备招标 8GWh*5 亿元/GWh=40 亿元设备投资。此外,基于格力与泰坦的长期合作关系,我们认为,此次泰坦大概率也获得格力订单,且体量规模也在 10 亿级别(占比整线 25%),预计先导+泰坦合计新接订单 20 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本部和泰坦的在手订单约 50 亿元,可以锁定未来 2 年的业绩高增长。
超预期的点:全球电动车发展浪潮即将到来
市场担心国内设备投资高峰过后面临下滑,而忽视了全球电动车发展的巨大潜力。 TESLA Model 3 今年 7 月开始投产,预计明年产能规划超过 50 万辆,仅一款车型对应锂电池年需求超过 37GWh,而全球巨头大众、福特、通用、奔驰 2017 年开始电动化大布局。 我们更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设备厂商先导智能,目前是全球第二家能给特斯拉提供锂电卷绕机的公司。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先导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为 70%。 2017/18/19 年备考 EPS 为 1.47,2.13,3.01 元; PE 分别为 28,19,13X。考虑到公司高成长性,和外延业绩有望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低于预期;收购后协同效应低于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