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电气子公司应收账款逾期,极端情况恐损失83亿!股价一字跌停
作为电气行业白马股的上海电气突然爆雷,子公司大规模应收账款无法收回。5月31日,上海电气A股开盘应声跌停,其港股也一度跌超20%。这源于5月30日晚间,上海电气发布的一则《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公告显示,上海电气控股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讯公司)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上市公司净利润造成83亿元的损失。
30日晚间,上交所火速向上海电气下发《监管工作函》。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上述风险如果到达极端情况,或将吞噬上海电气近两年的净利润。
损失或超过两年净利润
公告显示,截至目前,通讯公司应收账款余额86.72亿元,账面存货余额22.30亿元,在商业银行的借款余额为12.52亿元,上海电气向通讯公司提供的股东借款金额合计为77.66亿元,均存在重大损失风险。
通讯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生产、销售专网通信产品。通讯公司采取的销售模式是由客户预先支付10%的预付款,其余款项在订单完成和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随着通讯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对其加大了资金支持。但自2021年4月末起,公司陆续发现通讯公司应收账款普遍逾期,经催讨,其客户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欠款行为,回款停滞。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通讯公司总资产101.04亿元,净资产13.15亿元,应收账款3.89亿元,应收款项融资55.25亿元,应收账款表外融资27.75亿元,存货22.13亿元,短期借款27.05亿元。2020年,通讯公司营收29.84亿元,净利润9024.70万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上海电气的影响主要在股权和债权两方面。股权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持有通讯公司股权权益账面价值为5.26亿元。若通讯公司出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存货无法变现等重大损失,将导致上市公司权益投资全部损失,从而减少净利润5.26亿元。债权方面,上市公司对通讯公司股东借款高达77.66亿元。
目前,上海电气持有通讯公司40%的股权,上海电气称,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83亿元的损失。此外,通讯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借款12.52亿元,也存在无法按约清偿的风险。
年报显示,2020年,上海电气实现营业收入1372.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8亿元。2019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1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出现极端情况,最终损失达到83亿元,上海电气前两年的净利润都无法覆盖此次损失。
上交所火速下发监管函
上海电气还披露了关于子公司重大诉讼公告。自2021年4月末起,上海电气陆续发现通讯公司应收账款普遍逾期,经催讨,其客户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欠款行为,回款停滞。为减少损失,通讯公司已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
近日,通讯公司已先后多次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富申实业公司、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向通讯公司支付货款合计约41.27亿及违约金。
30日晚间,上交所火速向上海电气下发了监管函,要求上海电气尽快核实通讯公司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包括业务类型、业务模式、主要客户和供应商以及资金流转情况等。查明其应收账款出现普遍逾期的具体原因及责任人,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是否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等。
值得一提的是,4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此次涉事的通讯公司前董事长吕亚臣,同时也是上海电气原副总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0年9月30日,上海电气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吕亚臣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2021年1月19日,吕亚臣退出通讯公司董事会,并卸任法定代表人。据了解,上海电气已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加大调查力度,全面深入核查相关事实。另外,上海电气纪检监察部门已经启动责任调查和问责机制。
金评天下|动摇持股信心白马股爆雷更可怕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在经营上一直平淡无奇,好坏倒也无所谓;但如果是一家公认的“好公司”突然爆雷,对市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
上海电气好不好?肯定是一家标准的好公司,中国电气设备翘楚之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领军企业,标准的优质行业核心资产。还有无数光环笼罩其身:首套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三代四代核电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大型海上风电设备、西气东输的高频电动机等。作为中国工业的领导品牌,上海电气多次入选《全球制造500强》、《财富》中国500强等,A+H股市值超过700亿元。
上海电气的业绩也一直堪称稳定,年营收超过1300亿元,估值长期保持在不足20倍的状态。机构对其也相当看好。截止今年一季度,共有十多家机构持有其股份,持股比例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0%以上。
但就是这样一家最不可能爆雷的公司却突然爆雷。5月30日晚间,上海电气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称,若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出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存货无法变现等重大损失,将导致母公司权益投资全额损失,从而减少公司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另加上因通讯公司可能无法偿还公司向其提供的股东借款77.66亿元,上述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83亿元的损失。
上海电气去年净利润37亿元,这次可能发生的损失是其2020年净利润的2.2倍。我们尚不知道这次损失会不会被全额计提或者部分计提,但不管怎么样,都会对上海电气的短期盈利产生重大影响,也会让上海电气这个标准的白马核心资产市场形象一落千丈。这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烂泥扶不上墙无所谓,但“黑天鹅”更可怕。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白马核心资产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目前上证指数虽然仅在3600点左右徘徊,但上证50指数已创了新高,很多核心白马股在机构资金推动下也不断创新高。现在市场担心的,并不是一些跌跌不休的“小股”,而是一直处于上涨趋势的“大股”。因为这些“大股”是市场价值投资的标杆,如果它们也不断爆雷,市场信心究竟应该寄托在何处?
当然,上海电气此次爆雷影响究竟有多大,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现在还不好说。从实际情况看,上海电气虽然是中国电气设备行业龙头,但其估值一直不高,股价也一直处于低位。尽管其年收入超过1300亿元,但净利润只有37亿元,净利润率仅2.8%。这样的企业其实很难入主流机构法眼,因为净利润率太低,盈利能力不足,而且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有麻烦。这个“风吹草动”有可能是行业需求的波动,也有可能出现上海电气子公司突然爆雷的情况。
好在此次上海电气只是一家通讯类子公司出问题,并不是电气设备主业出现问题;而且,主业无论是核电还是水电,均属于新能源,未来市场需求仍较为广阔。因此,暂且把上海电气的“黑天鹅”当作一个短痛,尽管周一它还是不出意外地跌停了。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