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奥园美谷宣布将投入10.2亿元用于公司医美产业发展,以加快公司医美业务转型进程。
10.2亿元主要由出售京汉置业100%股权、北京养嘉健康管理100%股权和蓬莱华录京汉养老服务35%股权所得。
2020年11月,奥园美谷宣布地产置出计划,至此开始着手将旗下地产业务转出,进军医美赛道。
但奥园美谷所交出的上半年成绩单之中,医美业务进展缓慢,营收仍然以地产业务为主。2021年上半年奥园美谷实现营业收入11.67 亿元,同比增长291.06%;归属股东净利润5012.92万元, 同比增长125.97%。
期内奥园美谷房地产开发板块所产生的收入为6.06亿元,占总营收的52.01%,去年同期占比仅为10.99%。从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来看,奥园美谷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板块所产生的收入占比70.58%。
自2020年上半年至今,奥园美谷的房地产开发收入不降反增,从去年年中的占比10.99%增长到去年年末的70.58%,再到今年年中的52.01%,尚难看到转型成绩。
奥园美谷表示,房地产开发收入增长原因主要为期内疫情扩散得到控制,施工大面积恢复后,达到竣备交楼条件的地产项目较多,总确认交楼收入5.88亿。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奥园美谷所提出的“唯一主业”医疗美容服务板块,虽在2021年上半年并购杭州连天美等两家医院,但所产生的医美板块收入也仅占总营收的13.33%。如果减去两家美容医院的营业收入,奥园美谷医美服务期内营收将为“0”,又因存在较多的收并购项目,手持货币资金也仅剩5.45亿元。
由此看出,奥园美谷自转型医美后,整体业绩并未呈现理想化态势,不仅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还出现了地产板块领跑营收的尴尬局面,医美服务所贡献的营收也是寥寥无几。
多重围堵多家房企另辟新赛道
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方针。2019年7月,银保监会便率先约谈了部分增速过快的房地产信托公司,要求严格落实“房住不炒”要求。
紧随其后,2020年8月“三条红线”宣布出台,用于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增长。房企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收紧,重点涉及信托、外债、开发贷等多个领域,“借新还旧”的打法再难持续。
在诸多调控政策之下,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增速也在不断放缓。房地产行业也从一块人见人抢的蛋糕,逐渐回归“干粮”本质,资本正在逐步寻求其他高收益行业,与此同时,部分房企也在选择诸如医美、新能源、互联网科技等行业进行转型尝试。
7月27日奥园美谷公告称,凯弦投资将以10.2亿元受让京汉置业100%股权、北京养嘉100%股权以及蓬莱养老35%股权。
在此交易前,奥园美谷主要从事健康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业务、化纤新材料业务以及医美相关业务,北京养嘉和蓬莱养老则以健康养老作为主要业务。
奥园美谷前身为京汉股份,2015年通过重组湖北金环借壳在A股上市。2020年5月,中国奥园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奥园科星,以11.6亿元收购京汉股份29.3%股份,并更名为奥园美谷。
奥园美谷之所以选择放弃房地产业务转型医美,是因为其与控股股东存在明显的业务重叠问题;其次医美行业发展前景可观,颜值即正义的时代背景下使得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医美行业的毛利率最高可达75%,远胜于房地产行业。
据德勤《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5-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已从648亿元一路攀升至17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7%。根据预测,未来三年市场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到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超过3100亿元。
从渗透率来看,中国医美项目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上述报告,2019年,中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为3.6%,与日本、美国和韩国相比较低。
同样是转型,广宇发展选择了另一条赛道。9月5日,广宇发展披露公告称,拟将所持所属房地产公司及物业公司股权等资产负债与鲁能集团、都城伟业合计持有的鲁能新能源100%股权进行资产置换。
鲁能集团与都城伟业集团均为中国绿发全资子公司。2017年,广宇发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与股东鲁能集团及关联方都城伟业均签署了避免同业竞争的相关承诺。
在置换完成后,广宇发展房地业务将全部回归其控股股东鲁能集团,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同时,有利于房地产业务一体化管理。据中国绿发官网介绍,绿色能源是其主营业务之一。
据公开信息显示,鲁能新能源在青海、新疆、甘肃等资源富集省区开发建设风电、光热发电、储能等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400万千瓦。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预期未来10年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和电池系统成本将持续下降,清洁能源注定迎来高速发展期,广宇发展应该是认定了新能源作为未来。
医美赛道道阻且长
虽然奥园美谷的医美业绩尚不明显,但由于市面少有的纯正医美概念股,因此其也备受资本关注。从9月7日收盘情况来看,虽在早盘低开震荡,但在医美板块中是率先反弹出现上升拐点。
除奥园美谷外,朗姿股份的医美业务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49.52%;实现营业利润2171.13万元,同比降低38.31%;归属股东净利润净利润2499.25万元,同比增长18.14%。
单从利润角度来看,奥园美谷收购的医美机构期内营收利润增长相对稳定,而朗姿股份虽新设医美机构较多发展较快,但大部分均处于亏损状态,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同为医美概念股的华韩整形虽成功入围北交所46家上市名单,但因疫情影响导致部分门店经营受阻。新建开业的美容医院和门诊均有亏损,拖累净利润,依旧增收不增利。
一众转型医美的企业还在0到1的阶段边缘徘徊,要被资本认可也需要经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6月底,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此方案预计将有效整治混乱的医美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监控产品质量,对一众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的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奥园美谷的医美之路能走到何处,尚待时日验证。
(文章来源:中国网地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