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资本聚焦深市高新企业
(原标题:境外资本聚焦深市高新企业)
11月2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通知,深港通业务于11月26日展开全网测试。此前一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香港表示,深港通“各就位,枪未响”,将于11月或12月的某个星期一开通。迹象显示,深港通正式开通的日期已近在咫尺。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深港通的开通将有利于A股(中国境内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进一步引入境外资金,为其纳入明晟(MSCI)新兴市场指数增添重要砝码,有助于其进一步成熟化、规范化、国际化。深圳市场的中小型“新经济”企业将获得上市及融资的便利。
南方日报记者 皮韦
深港通有望在12月上旬上线
今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北京共同签署深港通《联合公告》,约定若无意外,深港通将于年内开通。10月,深交所与港交所在港举行深港通全球路演启动仪式,当月下旬,在北美、欧洲等地举办50余场境外路演。11月5日,深港通开始全网测试。11月11日技术系统上线。11月20日所有系统投产就绪。11月18日至25日,分别在深圳、上海、北京举办三场内地路演。11月26日深港通业务展开全网测试。
11月22日,李小加在香港表示,港交所在深港通的决策方面只有建议权,“发令枪”不在港交所手上,未来一两星期内可能会有关于深港通的公告。他还表示,监管当局已经各就各位,“枪还未响”一定有原因,请大家再等一下。
此前李小加曾透露,已向监管机构反映了对于深港通开通的意见:包括在周一开通;给予市场1至2周准备时间;推出日不要有指数调整等大型市场活动;不要太接近圣诞节。
富昌金融中国区总监庄少峰分析,周一开市是港股市场的惯例,避开大型节庆、市场活动或可能导致市场波动的事件,是为了保证深港通平稳开通。借助此前沪港通的开通经验,双方交易所目前在技术、市场准备和业务制定方面都已准备就绪,“听到枪响就可以跑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1日,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预测称,未来几天官方就会宣布启动深港通,而正式开通日期将在12月5日或12日。这一预测亦得到了多数机构及业内人士的认可。
深港通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健康成长
庄少峰向记者介绍,在沪港通启动时,为了稳妥应对可能产生的市场冲击,主管部门设定了限额。对于某些进行中长线布局的资金来说,这可能在中途遭遇额度耗尽的情况,影响投资行为。在沪港通开通后的2年来,大多数交易日的成交量未达到每日额度的上限,被一些市场人士称为“吞温水”。
庄少峰认为,深港通的政策框架延续了沪港通交易、结算、监管方面的基本制度,但又有了新的突破,即虽然保留单日限额,但取消了总限额,港股通的每日额度实质上也扩容了一倍。这一重大改变充分展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自信,使其为两岸的投资者带来了更丰富的选择,更具吸引力。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沪港通开通之后,境内投资者能够买入的港股品种仍然有限。深港通的开通,意味着境内投资者有更多的港股标的可供选择,有助于活跃香港股市。此外,深港通开通之后,A股和H股(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将成为更加紧密的一个整体。因为市场对深港通的强烈预期,或多或少会影响标的股的股价。
值得注意的是,宋清辉还谈到,深港通有助于A股国际化,并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让人民币通过香港交易所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货币,使其作为投资货币的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其成为他国的储备货币。
同时,深港通有助于推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宋清辉认为,如果A股市场希望吸引大量境外资金,就必须对自身进行严格的监管,对违规行为绝不姑息。股市中“坑蒙拐骗”等违法违规现象将得到有力遏制,市场逐渐真正恢复为经济的“晴雨表”。
对此,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此前亦撰文谈到,深港通所带来的国际投资者,将发出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声音。“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持续不断的监督,就像啄木鸟一样,能极大地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化,以及把为中小股东创造价值作为一个日常的目标。”
将为企业及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
据了解,相比沪港通标的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蓝筹大盘股,深港通开放后最受关注的是新兴行业及民营企业。许多处于成长期的内地企业本无法通过行政审批实现上市,此后可通过港股通在香港获得投资。
数据显示,深市新经济企业(信息科技、医疗保健、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等)市值占比64%,沪市企业中该数值为36%;深市民营企业占比75%,沪市该比例为29%。富昌金融研究部总监谭朗蔚认为,与上海相比,深圳上市的公司有家数较多、市值较小、交易较活跃的特点,其中新经济、民营企业占比较高。这部分企业的估值(市盈率)更高,预期的利润增速更高,杠杆和负债比率较低,对境外投资者充满吸引力。
庄少峰提出,A股的一大特点是行政审批的上市机制。深圳的成长期新型企业,过去往往由于未达到上市门槛,被挡在A股大门外。通过深港通,这部分公司可以从香港市场获得投资,为企业及投资者带来了更多机会。
“在全球近期开始集体看多中国股市的同时,大量对A股期待已久的境外资金将通过深港通进驻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属于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的价值也将被全世界发现,有助于活跃A股市场的中小盘个股。”宋清辉说。
谭朗蔚表示,从投资的长远展望来看,深港通对于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有正面作用。许多国际大型基金会跟踪MSCI指数,A股一旦纳入,即会吸引国际投资人的关注和参与。他认为,A股外资持股比例有望在未来10年内从当前1%左右的比例上升至5%-10%的水平。
有业内人士认为,内地市场巨大,深港通让境外投资者也可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北上”的投资者将获益更大。庄少峰分析,目前港股市场估值相对A股估值仍然偏低,对内地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他表示,“出海试水”的内地投资者应采取保守策略,从公司价值出发,注意分散投资,熟悉游戏规则后再作进取。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