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本站广告均来自于外部链接,并非本站内容!
研报精选|富国银行:高通胀时期 请拿好这类资产;加息将至 港银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发布时间: 2022-02-11 09:35
4

  富国银行:高通胀时期,请拿好这类资产

  2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同比上涨7.5%,达到自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于预期值7.3%。美股科技公司遭到抛售,纳指跌逾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2%上方。

  投资者和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美债收益率,因为它为整个经济的借贷成本设定了底线,并且是投资者用来评估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的一个关键变量。今年的美债收益率攀升推动了抵押贷款利率的上升,并促成了股票的下跌,即使它也标志着一个能够产生通货膨胀的强大经济。

  那么,在当前这样的通货膨胀时期,投资者应选择哪类资产呢?富国银行研究了15种主要资产类别,并计算了自2000年以来,在通货膨胀时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资产。

  结果显示,通货膨胀对石油和新兴市场股票是有利的。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上升期间,股票也表现良好。但是当通货膨胀升温时,投资者要为大多数类型的债券的损失做好准备。

  富国银行全球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部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股票在通货膨胀上升的时期产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报,其水平大大超过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此外,富国银行发现,自2000年以来,石油的价格在通货膨胀期间跳升超过40%,这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等美国大型股票10%的通胀期间涨幅。

  中金:加息将至 现阶段港银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中银香港、汇丰控股(未覆盖)、恒生银行、渣打集团、东亚银行年初至今分别上涨22.6%、24.1%、12.7%、26.4%、23.7%,较恒生指数录得24.8ppt、26.2ppt、14.8ppt、28.6ppt、25.9ppt相对收益。同期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31bps至1.94%。我们认为本轮港银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加息背景下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预期。

  当前港银还有多大的空间?由于近期全球加息预期显著增强,香港银行估值近期持续修复,息差弹性大、资产质量稳健是本轮利率上行周期中银行的核心优势 。对于估值,我们建议参考16-18年加息周期估值水平,考虑到如今香港疫情存在反复,经济基本面较16-18年偏弱,本次估值提升或将不及上一周期,但较当前水平仍有10-20%的上行空间。

  中信建投:中美股市将开启反弹

  当前海外央行正处于最鹰派的时候,但黄金已经开始对不断升温的加息预期钝化,美元指数近期再次拐头大跌,2018年最后两次加息时,金价已经基本不受影响了,基于我们对经济周期的认识,美联储紧缩窗口已经十分有限了。

  同时,历史上,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往往预示经济基本面至少临近中期反转,例如2000年初、2013年底、2016年底、2021年3月,此后均出现利率的中期级别下行,预计这波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同样预示全球经济与美债利率的大顶临近,黄金、美债、成长配置机会值得重视。

  美联储加息是否会冲击股市?多位华尔街专家这样说

  一些策略师认为,股市已经消化了美联储今年加息的因素,尽管波动性仍会持续在高位。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美国股市策略主管Lori Calvasina称,“在我看来,美联储的利率已被消化。”“但是美联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害尚未反映在价格中,我也不清楚我们会不会看到这种情况。”

  华尔街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份开始加息,今年可能还会再加息四到五次。随着加息预期的上升,股市自年初以来出现抛售,波动性也有所加剧。美联储在3月15日和16日举行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

  策略师表示,投资者应关注在通胀和利率上升时期表现良好的周期性和价值型投资。这些股票包括能源、材料、工业和金融股。

  Calvasina说,她预计股市在1月24日已经达到低点,当时标普500指数跌至4,222点。“我们在4400左右的区域保持稳定,”她说。

  港股强势反弹 私募大佬激辩配置价值 “底部已至”的观点越来越多

  2022年以来,港股强势反弹,恒生指数领涨全球主要股指。对于港股牛市的期待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不少机构认为,这次港股机会可能不一样。百亿私募重阳投资和少数派投资近日都表示对港股配置价值充满信心。不过,也有私募机构表示,港股的“政策底”或已现,但“盈利底”还需根据基本面情况再进行判断。

  中信证券:1月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 增配地产、电信、互联网

  尽管1月海外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仍在压制投资者情绪,但具备安全边际的港股市场仍在全球市场中具备较好表现。

  南向资金亦连续两个月显著流入港股市场。

  经托管口径测算,1月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场438.3亿港元,地产(主要是物管股)、电信服务及互联网板块流入占比最高;而非南向资金则主要流入公用事业(电力)及可选消费(汽车)板块。另外,在南向资金港股持仓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近年来南向“机构化”特征亦愈发明显。持续的“机构化”将利好港股市场长期稳定性及价值发现。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

明日大盘网——股市最新消息,金融资讯栏目,提供最权威的明日大盘行情查询分析,最新股市在线行情,今日大盘在线行情,个股分析,股票经验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总篇数
113604
点击量
6279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