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本站广告均来自于外部链接,并非本站内容!
特斯拉挥镰收割 马斯克一度登顶首富宝座 头号玩家最大隐患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3-23 08:00
4

原标题:特斯拉挥镰收割,马斯克登顶首富宝座,头号玩家最大隐患是什么?


  特斯拉正在全球汽车市场挥起“镰刀”,收割销量。

  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对于大多数车企,甚至大多数行业来说,都像是一个噩梦。但特斯拉是个例外:股价飞速蹿升、连续实现盈利、入选标普500指数、完成年度交付目标;一时间,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在汽车圈成为炙手可热的“头号玩家”。

  美东时间2021年1月7日,特斯拉的市值达到7700亿美元,超越社交平台Facebook,成为全球市值第六高的公司。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个人资产也随之水涨船高。同日,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排名显示,马斯克的身价已达1950亿美元,超越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成为新任世界首富。

  研究机构EqualOcean分析师Ivan Platonov向中国汽车画报和财经网汽车表示,特斯拉在2021年的股价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斯拉的销量情况,尤其是Cybertruck的销售表现。

  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特斯拉虽然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强势地位,但爆出的一连串品控丑闻也影响了其长期竞争力,随着国产品牌和传统车企电气化战略的推进,特斯拉用价格屠夫形象换来的销量能否持续也是个问题。

  1、鲶鱼变鲨鱼

  在2020年,特斯拉“席卷”了中国新能源车市。

  2020年1月7日,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正式向社会车主交付国产Model 3,国产Model Y生产项目也一同启动。是时,上海超级工厂已经具备3000辆Model 3的周产能。根据规划,在完全投入运营后,其年产量将攀升至50万辆。

  作为除美国本土之外的首座整车制造基地,上海工厂相当于特斯拉销量的重要“票仓”。多家证券研究机构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在当地建设工厂,就近选择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供货,可大幅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缩短资金周转周期,并能针对区域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应对。加上固有的品牌光环和技术优势,国产化后的Model 3产品力可谓可圈可点。

  马斯克乘专机赶往上海参加交付仪式。在现场演讲时,以注重效率著称的马斯克仿佛十分满意其所见到的“上海速度”,兴奋地在台上跳起了舞。

  上海超级工厂落成和投产的进度远超马斯克的预期:2018年7月签约,10月拿地;2019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12月向内部员工交付首批国产车辆。在此期间,特斯拉还得到了135亿元的低息贷款,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公司生产资质、产品准入资格等手续也快速获批。

  即便是2020年初疫情防控局势紧张期间,上海超级工厂仍然可以在2月10日正式复工,成为国内最早复工的车企之一。

  据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总监宋钢介绍,Model 3的生产车间在2019年12月已进入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工厂几乎每天都是加班的状况,才能满足旺盛的订单需求”。彼时,工厂的零部件本地化率已经达到30%左右,计划到2020年7月提升至70%~80%,在当年年底实现国产Model 3全部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共销售了13.7万辆,成为最畅销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1年1月11日,这家公司在中国大陆的超级充电站突破700座。另外,在华建设的超级充电桩工厂将在2021年投产,超级充电桩年产能可达1万根,有望加速特斯拉的充电布局。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势下,特斯拉能够基本完成50万辆的交付目标,中国市场“功不可没”。韦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Dan Ives认为,在特斯拉所讲的资本故事中,中国一直扮演着“心与肺”的重要角色。

  中国引进特斯拉项目,还有助于本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良性发展。2020年1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特斯拉汽车国产化下线并下调产品价格,短期内会给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但从长远看,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将倒逼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特斯拉发挥“鲶鱼效应”确实 “搅活”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土车企纷纷推出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和市值节节攀高,合资车企加速导入新品。。。。。。据中汽协统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全年市场销量高于预期。

  特斯拉加速推进产品多元化的同时,依旧大打价格战。2021年1月1日,特斯拉正式开启国产Model Y的交付。其中长续航版本的起售价为33.99万元,比进口版本的预售价格低14.81万元。此消息如同炸弹般投向市场,大量消费者涌入其品牌线下门店问询体验,线上官网订单页面因访问量激增也一度崩溃。

  元旦假期期间,特斯拉销售人员告诉媒体,这款车的积压订单已经排队到春节左右,试驾则要等到两三个月后。甚至有传闻称新车的订单量10小时突破10万。数天后,特斯拉官网的预订界面显示,国产Model Y原本的预计交付时间由2021年1月悄然推迟到了二季度。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翔对中国汽车画报和财经网汽车表示, 2021年,仅在中国市场,特斯拉的销量可能会超过30万辆。中信证券预计到2023年特斯拉全球电动车销量将增长至155万辆。

  这意味着特斯拉势头依然不减,在Model 3结束单打独斗,并和Model Y形成协同效应后,“鲶鱼”俨然已成长为 “鲨鱼”。

  2、柏林攻略

  在向全球市场扩张的过程中,特斯拉也曾尝试寻求合作伙伴。2020年12月,马斯克接受Business Insider采访时表示,特斯拉早期曾尝试联系戴姆勒、丰田等车企成立合资公司,但“守成者”们的傲慢态度最终使合作提议不了了之。

  而如今,成长为全球市值第一车企的特斯拉,已经不容任何企业小觑,尤其是对于德系三强而言,这位汽车界的新贵要把工厂扎入他们的腹地——德国。

  特斯拉的柏林-勃兰登堡超级工厂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附近,在2020年6月动工开建,预计在次年7月份投入运营。新工厂的整体计划投资额为40亿欧元,规划产能为50万辆,主要生产Model Y和Model 3车型。

  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在欧洲建造生产基地,首先有助于降低长途运输带来的高额成本和低交付效率,保证供应稳定,争抢当地的市场份额。同时德国汽车工业发达,当地有足够的汽车工程人才解决用工需求。

  2020年疫情的冲击似乎让马斯克更加意识到在欧洲建厂的重要性。疫情期间,美国弗里蒙特工厂一度停产,导致对欧洲市场的供货严重不足,特斯拉不得不将市场份额 “拱手”让于竞争对手。根据咨询机构JATO统计,2020年7月,特斯拉在欧洲的注册量仅为1050辆,同比大跌76%,未能进入当月欧洲纯电动汽车注册量的前十名。

  对于欧洲市场,特斯拉也动用了价格战。2021年1月,在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Model 3的价格下调约9%。随着柏林工厂投产日的临近,屡试不爽的降价策略或许能帮助特斯拉守住市场份额。

  为保持在欧洲市场的扩张,马斯克摆出了合作的态度:“特斯拉对软件授权、动力总成和电池供应持开放态度。我们致力于加速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而不是摧毁竞争对手。”

  2020年12月,在德国出版商Axel Springer组织的颁奖活动上,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斯拉未来不排除收购一家传统汽车厂商。

  汽车行业资深并购分析师田永秋认为,特斯拉收购整车企业的可能性较低,马斯克的回应更像是一套“外交辞令”。回顾特斯拉自成立以来的八次收购历史,除了第一次收购丰田工厂是和整车厂打交道以外,其余收购都是和电动汽车供应链、动力电池、充电储能和自动驾驶有关。可以看出,特斯拉收购的标的是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解决瓶颈而选择的。

  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特斯拉更大可能会收购和电动汽车业务发展相关的细分领域,如生产自动化、电池、自动驾驶等。而收购整车厂对特斯拉来讲,没有任何业务的互补性,对其业务帮助不大,甚至还可能成为负担。

  通过分析2020年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难发现,销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股价的走势。

  招银国际资深分析师白毅阳认为,特斯拉股价大幅上涨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全球性货币宽松。受疫情影响,美联储开启放水模式,给美股科技股上涨提供了土壤。

  其次,伴随着交付量的攀升,特斯拉的季度财务表现持续改善,商业模式逐步获得确认,市场对其规模化后的收费模式充满期待。

  最后,技术层面空头回补。在2019年下半年,特斯拉股票的市场分歧较大。随着中国工厂投产以及交付量逐步攀升,特斯拉股价逐步开始上扬。前期做空特斯拉股票的众多空头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选择买入平仓,更加刺激了股价上涨。

  3、销量百万?

  结束了2020年的“狂飙猛进”,特斯拉在2021年还能延续增长奇迹吗?

  白毅阳表示,在不出现美联储缩表的前提下,特斯拉大概率会随着交付提升,继续保持科技股的走势。而支撑特斯拉交付量更进一步的核心因素,依然是中国市场。在中国,Model Y一经上市便吸睛无数,不仅对市面已有的新能源汽车造成冲击,较传统豪华车也有一定的竞争力。尽管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产品未来继续降价的可能性不大,但业界仍然猜测,国产Model Y大概率会复制过往Model 3的降价策略。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认为,特斯拉采取根据成本定价的策略。在保证高毛利率的前提下,随着国产后成本的下降,售价自然随之下降。如果后续Model Y的产能跟上,未来还会有继续降价的可能。

  安信证券汽车研究团队指出,与Model 3相比,Model Y在尺寸、轴距和空间等方面优势显著,还对Model 3的不足进行了针对性补足,产品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产品车身结构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意在驱动品牌加速进入大众市场。可以预见,国产版 Model Y销量大概率会超越Model 3。

  还有消息称,特斯拉将新增一款全新国产“特供”车型。新车或定位为紧凑型两厢轿车,车身底盘基于Model 3打造,定位低于Model 3,价格在16万-20万元之间,最快在2022年量产交付。虽然特斯拉确曾在中国招募设计师,马斯克也确曾表达过推出入门车型的想法,但官方还是否认了上述传闻。

  特斯拉中国坚持“以价换量”的打法,或许是源于其与上海市政府签订的对赌协议。

  此前,特斯拉就上海工厂的土地使用权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经营租赁协议。协议内容要求,特斯拉未来五年必须在上海工厂投入超过140亿元的资本支出;从2023年年底开始,上海工厂每年还须纳税22.3亿元。如果不能达成相应条件,公司必须归还相应土地。因此,特斯拉选择高举价格优势来收割市场,从而满足协议要求。

  除去中国市场,柏林工厂和奥斯汀工厂也是特斯拉交付量创新高的重要支撑。柏林工厂对开拓欧洲市场的作用不言自明,将在奥斯汀工厂量产的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更是被寄予厚望。皮卡一直是最受美国消费者欢迎的车型。研究机构EqualOcean分析师Ivan Platonov向财经网汽车和中国汽车画报表示,特斯拉2021年的股价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斯拉的销量情况,尤其是Cybertruck的销售表现。

  据官方介绍,Cybertruck三电机全轮驱动版的续航里程高达500英里,0至60英里/小时加速仅需2.9秒,牵引力超14000磅。自2019年11月首度公布至2020年9月,这款车的预订量已达到60万辆。同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第五座超级工厂——奥斯汀超级工厂已经于2020年7月动工建设,预计在2021年5月大致完工,到2021年底投产Cybertruck。马斯克预计,这款皮卡每年将会生产25万至30万辆。

  2021年特斯拉全球产销有望达到93万辆,其增量主要来自Model Y产能的释放。在上海工厂,国产Model Y的产量就有望超过20万辆。中金公司汽车研究团队推算,2021年全球特斯拉产销量或能突破100万台。

  在特斯拉汽车交付量不断攀升的逻辑中,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的技术创新不可或缺。

  白毅阳指出,特斯拉的长远故事主要基于Robotaxi租赁、OTA升级收费、电动重卡共享等商业模式而展开。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是构建长远商业模式的必要条件,电池成本的降低又是电动车大规模普及的必要前提。特斯拉在去年“电池日”发布的新型电池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面世,有望实现降本扩量、快速普及电动车的预期目标,进而服务公司长远的战略构想。

  针对以自动驾驶套件FSD为主的软件服务,安信证券分析师邓永康认为,特斯拉保有量的增长能间接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海量路况数据,帮助系统加速升级。而系统的加速升级又能够带来FSD选装率的提升,为特斯拉未来的盈利方式奠定基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更是断言,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即将迎来重大转变,高利润率、经常性的软件服务收入将帮助其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近期,马斯克还表态称,有百分百的信心在2021年实现L5自动驾驶,并打算将此前一次性付费购买的FSD套件改为月度付费订阅模式。这一调整,使用户每月花费100美元就可以体验自动驾驶功能,或有助于扩大付费用户规模,提高软件服务收入。

  随着各家车企陆续投放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特斯拉未来势必要和更多的竞争对手交锋。

  白毅阳表示,未来三年内,传统车企会逐步推出新能源车型,丰富产品线,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从绝对交付量来说,传统车企的产品更加丰富,未来有可能超过特斯拉。但从自动驾驶及软件应用来看,特斯拉仍然保持了较强的领先优势。

  盛传即将加入造车阵营、并可能于2024年推出新车型的苹果公司正成为汽车业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人们猜测,这个曾创造出iPhone、 iPad等划时代智能设备的科技巨头,未来将对特斯拉的地位发起挑战。但在马斯克的眼中,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庞大且竞争激烈,或将培育出最具竞争力的对手。

  田永秋认为,最有可能对特斯拉构成威胁的,将是苹果、谷歌等跨界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科技公司。

  目前造车新势力和传统势力还没有足够实力干掉特斯拉,可能在和特斯拉共存的同时迅速壮大自己,共同分享电动汽车智能化汽车的大蛋糕。总结来说,各方都有机会,最终决定生存发展的还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客户体验和成本控制能力。

  不过,相比于考虑应对竞品,特斯拉似乎应该把产品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近日,一名特斯拉车主因车辆续航里程与宣传严重不符,进行维权,再次引发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担忧情绪。特斯拉若想达成百万销量的目标,多加倾听用户的声音才是其应有之道。

  4、隐患初现

  那些因快速扩张和崛起而被忽略的“隐患”,或许会成为特斯拉稳步向前的绊脚石。

  举例来讲,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二家工厂——柏林工厂,其建设速度远逊于上海超级工厂,因此柏林工厂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足够多的产能,以供应“至关重要”的欧洲市场。

  在2019年末敲定和宣布厂址后,德国的环保组织以影响动物栖息、破坏植被为由,阻挠特斯拉建厂;当地居民担忧工厂投产后会给附近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也提出投诉意见。诸多因素的干涉,导致柏林工厂直至2020年结束都未能拿到政府部门颁发的最终建设许可。当地的环保部门甚至要求特斯拉缴纳1亿欧元的押金,以备在项目无法获得最终批准的情况下支付拆除工厂的费用。

  在招工方面,特斯拉同样遇到了阻力。这家美国科技公司的薪资制度和工作压力,与德国工会体系完善、劳动待遇优越的用工环境 “格格不入”,导致公司招聘缺口无法补齐。

  柏林工厂建设延迟,为欧洲传统车企争取到了宝贵的追赶时机。

  “德系三强”在2020年就分别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戴姆勒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700亿欧元以加速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宝马预计到2025年前,在研发方面继续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大众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对电动化、混合动力总成和数字化方面投资约730亿欧元。

  其中,大众集团的改革进程更是激烈。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执意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推行激进的改组方案,一度招致集团内保守力量的不满。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面对重重阻碍,迪斯在2020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中表示,大众需要像特斯拉一样彻底向科技公司转型,而公司内部对变革的紧迫性缺乏认知。

  迪斯的坚持最终换取到了股东的信任。2020年12月,大众集团监事会宣布,同意了迪斯提出的电动化转型等多项改组方案,并明确表态,为以迪斯为首的公司管理层实施转型提供“全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坚持自主开发汽车操作系统和软件、以专属平台开发电动汽车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特斯拉的影响。在公开场合,这位跨国车企的掌门人也数次对马斯克的成绩表示肯定。2020年9月,迪斯还与到访德国的马斯克进行了近2个小时的私人会谈,双方各自试驾了大众ID.3和特斯拉Model Y,此举曾引发业界诸多遐想。

  与此同时,迪斯和大众集团也在积极备战,与特斯拉正面较量。除了已经投产的ID.3、ID.4两款电动车型外,这家德国汽车巨头还成立了名为“Artemis”的项目组,由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负责。新项目组背靠母公司的资源和优势,并且行动更加敏捷,目标在2024年前将一款配备先进自动驾驶和电气化技术的 “先锋”车型推向市场,并将特斯拉作为头号竞争对手。

  目前,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在销售市场已经取得成效。据EV volumes统计,2020年11月,雷诺Zoe、大众ID.3、现代Kona EV成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三款车型,超过排在第四名的特斯拉Model 3。随后还有梅赛德斯-奔驰A250e、宝马330e等车型紧紧追赶。至于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两款高端车型,已经掉出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前20名。

  战备仍在继续。2021年伊始,雷诺集团发布全新战略,规划建设庞大的电动汽车产能项目和配套的电池工厂;大众汽车推出了全新的电动汽车项目Trinity,计划采用全新平台打造一种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电动旗舰车型;此外,宝马iX、奥迪Q4 e-tron、梅赛德斯-奔驰EQA等重要电动车型将在今年发售。

  大量竞品涌现,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大概率会受到侵蚀。迪斯更是在社交媒体向马斯克下了“战书”,表示大众ID.3和奥迪e-tron已经在欧洲初步赢得市场,接下来将与特斯拉争夺市场份额。盛宝银行分析师Peter Garnry认为,投资者应该对竞品赶超特斯拉的现象感到警惕,随着竞争升温,这家公司8000亿美元的市值将受到质疑。

  不过,“大象转身”并非易事。传统车企不仅要协调各方利益,还需小心维持旧业务和新业务的平衡,实现平稳过渡。在资本市场,如迪斯所说,老牌车企的估值逻辑仍停留在“汽车股”而非“科技股”,这使他们在获取资源支持时处于严重劣势。

  除了柏林超级工厂未达预期和传统车企巨头开始反击之外,特斯拉糟糕的品控问题,也在透支其历经多年才建立的品牌形象。

  美国市场虽然仍是特斯拉的基本盘,但如今这家公司在本土面临着日渐增多的质量投诉,这为其未来的销量表现增加了不确定性。

  2020年3月13日,特斯拉正式向美国消费者交付了首批Model Y,不久便陷入品控缺陷的争议。据媒体报道,有大量消费者投诉,这款车的车身装配做工粗糙,车身覆盖件及装饰件接缝不均匀,装配精度不到位。此外,车辆还存在漆面残存杂质、后排座椅没有固定、安全带松动等问题。一些车主因此拒绝接受交付,甚至选择退货。

  老车型也未能幸免。Insider爆料,特斯拉内部邮件显示,公司管理层在知晓电动轿车Model S的电池组存在可能导致起火事故的设计缺陷的情况下,仍坚持出厂并售卖“问题”汽车。

  在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的年度汽车可靠性调查中,特斯拉在参选的26个汽车品牌中排名倒数第二。除Model 3维持“推荐”评级外,其余三款乘用车的可靠性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尤其是Model Y。

  特斯拉在J.D。 Power发布的《2020年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也排名末位。这家研究机构的汽车部门负责人直言,特斯拉欠缺汽车制造商所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2020年还对特斯拉展开了多项调查,包括自动辅助驾驶功能(Autopilot)涉嫌夸大宣传和防护不足,车辆会出现突然意外加速、车辆触控屏及前悬架故障等情况。

  2021年1月13日,NHTSA宣布,要求特斯拉召回2019年以前生产的15.87万辆Model S和Model X。召回原因是缺陷车辆的触控屏失灵,将导致泊车图像、辅助驾驶、转向信号等功能不能正常使用,容易引发事故。

  针对汽车在行驶中“突然意外加速”的指控,NHTSA也一同发布了调查报告结果,表示没有证据能证明零部件或设计存在缺陷会导致汽车突然加速,因此对相关投诉予以驳回。这意味着相关事故可能是由人为失误引起。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指控波及特斯拉自2013年起生产的Model S、Model X和Model 3在内约66.21万辆汽车,一旦召回将损失巨大。相关部门的调查澄清,让马斯克暂时松了口气。

  在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特斯拉同样遭遇了难题。除销量“高歌猛进”之外,处在聚光灯下的特斯拉中国还因频繁调价、芯片减配、质量缺陷等问题数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自2019年10月正式开放预订至今,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从35.58万元降至24.99万元,降价幅度达到10万元。这一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被消费者指为“收割韭菜”,甚至还有声音称特斯拉销售 “隐瞒降价并有意诱导车主以高价提前提车”,引发老车主们的集体抗议和投诉。

  质量方面,特斯拉“失控门”常见诸于报道。仅在2020年12月,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地就陆续发生特斯拉失控撞车事故,涉事司机均表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意外加速,刹车失灵的状况。还有车主声称,在和客服电话联系后,发现车辆后台的行车记录仪及其它设置数据被删除。

  2020年3月,有消费者反映,特斯拉私自对国产Model 3的关键芯片减配,将环保信息清单标注的HW3.0芯片替换为实装的HW2.5芯片。监管部门随后就此事约谈特斯拉,责令整改。

  同年10月,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因车辆悬架存在质量缺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宣布召回约4.8万辆进口Model S、Model X。但在递交至美国监管部门的信件中,特斯拉却辩称,其车辆悬架出现损坏并非质量问题,而是部分中国车主滥用造成,公司选择召回是迫于行政命令。这一消息引起了国内消费者的不满,新华社对此刊文称,特斯拉“恶意甩锅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无理傲慢”。

  有媒体曝出,特斯拉上海工厂存在使用不合格零件、降低质量标准、员工待遇低下等问题。特斯拉对此回应称,上海工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生产制造和一致性管理,不存在所谓“为产量不惜降低质量”的现象。

  张翔认为,特斯拉目前的需求虽然乐观,但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认真维护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

  华尔街知名投资人Michael Burry在2020年9月时指出,特斯拉的市销率达到18倍,与行业仅有0.35倍的平均市销率相比,堪称“荒谬”。此外,特斯拉需要靠出售碳排放积分来保证盈利,随着该政策逐渐到期或者交付量遇到瓶颈,公司的盈利增长将会变得疲软,股价可能面临暴跌。

  投资者的担心已成为现实。3月5日,特斯拉股价收于600美元/股下方,今年以来跌幅超30%。

(文章来源:财经网)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

明日大盘网——股市最新消息,金融资讯栏目,提供最权威的明日大盘行情查询分析,最新股市在线行情,今日大盘在线行情,个股分析,股票经验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总篇数
113596
点击量
62789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