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评天下|“新雷曼风暴”会不会上演?
最近的“巨雷”被瑞信和野村摊上了。由于深陷对冲基金经理BillHwang爆仓事件之中,瑞信将可能面临30亿至40亿美元的亏损;野村面临的索赔金额估计约为20亿美元。受此影响,野村控股本周一收跌16.3%,创该公司史上最大单日跌幅;瑞信本周一跌幅也达到10%左右。
全球资本市场开始担忧“史诗级爆仓”会否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不会出现“新雷曼风暴”。那么,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呢?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雷曼风暴”是怎么一回事。2008年,美国次级债(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风险爆发,市值曾经位列美国投行第四的雷曼兄弟公司因投资不当蒙受巨大损失,由于投资方和美国政府均拒绝出手救援,终于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倒下波及到全球市场,进而引发了当年的金融危机。虽然“雷曼风暴”的导火索是次级债,与此次对冲基金加杠杆爆仓背景不同,但导致雷曼倒闭的一个重要推手是严重的亏损。因次级债投资不当,雷曼在2008年第二季度损失39亿美元,是它成立158年来单季蒙受的最大损失,这直接导致雷曼兄弟股价较2007年年初最高价跌去95%,最终无力回天。令全球关注的是,此次瑞信的亏损额还高于雷曼,再加上野村20亿美元潜在亏损的“猪队友”助攻,难免让人担忧“雷曼风暴”幽灵再现。
次级债危机当年触发的不仅仅是雷曼的倒闭,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4198点下跌到了6469点,跌幅达到54%。那么,这次“史诗级爆仓”会不会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
首先,我们看看事件背景。导致雷曼倒闭的是次级债危机,这是一场涉及数十万亿价值的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层次危机爆发,牵扯的不仅仅是金融市场,还有涉及房地产市场的所有金融链条,包括投行、贷款机构和抵押贷款经纪公司,以及数以百万计的购房者。由于缺乏严格的风控措施和安全垫,才会形成风险共振掀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此次爆仓事件主要集中在部分涨幅较大的股票上,高杠杆的对冲基金面临持仓股票下跌,为补充保证金而短时间大规模抛售筹码,导致市场短期承接力不足而产生的价格剧烈波动。
其次,此次受冲击最严重的不是美国本土投行,上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几天内抛售了数百亿美元的股票,基本避免了重大损失。此次受冲击最严重的是瑞士信贷和野村证券,虽然它们的客户也遍及全球,但在市场影响力上远远不如华尔街的巨头。而且与次级债危机导致的连锁反应不同,此次只是持仓股票市值下降,也就是说投行遭遇的是账面损失和补充保证金的压力,如果股票价格反弹,则账面损失是可以冲抵的。退一万步说,即便瑞信和野村遭遇重大损失,能与当年的欧洲债务危机相提并论?欧债危机都能挺过来,这次会挺不过来?实际上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瑞信和野村虽然跌得厉害,但对整体指数的影响并不大。
第三,是目前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与当初雷曼倒闭时已经不可能同日而语,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与资本市场的“防火墙”数不胜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以后,目前市场的承接力和抗风险能力也比2008年强了很多。特别是A股,一直都重视资产泡沫风险,目前除了抱团核心资产价格高一点,其它个股都在历史底部区域,上证指数徘徊在3400点左右,所以也无需过多担忧。
相关报道:
“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后续:华尔街自食高杠杆恶果 投行人今年或要吃土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