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生变”:“变”是唯一“不变”的规律
发布时间: 1970-01-01 08:00
4
恒瑞医药(600276)

  “恒瑞也不是生来就是恒瑞的”,一个业内人士对财经网感叹。

  过去几年里,行业和市场对恒瑞的期待值一直很高,把恒瑞的动向当作行业的风向标,二级市场也在股价和估值上给出了高预期。

  但是,变革之年,无人幸免。恒瑞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净利润停滞不前,这是在过去多年间未曾有过的,原因很多,从半年报可以窥见一二。集采、医保谈判这些改写着整个医药行业的变革,也在深深影响着恒瑞,或是为了对冲消极情绪,恒瑞罕见公开自己的研发管线和进展,在感叹管线庞大的同时,行业内出现的“靶点重复”的问题也在恒瑞的研发布局中体现出来。

  创始人孙飘扬回归,近来一系列动作接连不断,改革意图明显,恒瑞在“减”也在“增”。

  “精兵简政”

  集采、医保谈判的启动和执行,正在加速改变行业风向和竞争格局。纵使是像恒瑞、复星等头部药企也很难对正在发生的变化视而不见,过去仿制药的红利在消退,创新产品亦面对着“更新”、“更快”、“更优效”的挑战,biotech公司崛起,外资企业强势竞争,一直以来占据头部位置的企业又该如何坐稳自己的位置,“变”是唯一“不变”的规律。

  “公司围绕‘精兵简政、资源整合,加强管理,提质增效’的方针,正在逐步推进改革和转型”,恒瑞内部人士对财经网谈到,自前几年高调提出“砍掉低端仿制药”,到近段时间恒瑞开始把几个处在“靶点扎堆”的在研项目停掉,再到传的沸沸扬扬的裁员风波,无论是研发布局还是人事调整,恒瑞“精简”的态度已然很明显。

  集采进行了五批六轮,影响开始显现,多家头部企业均受到了集采“挤水”的影响。自2018 年以来,恒瑞28个品种进入集采,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在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环比下滑57%。而在近期进行的国家集采中,恒瑞两款重磅产品意外失标,却让孙飘扬为此震怒,觉得“不应该丢的(市场)怎么丢了?”这两款药的失标意味着恒瑞或许要失去规模十几亿元的公立医院市场份额。

  对于恒瑞这样的企业,在没有进入集采之前,通过销售团队开拓市场,已经在院内外占据了不小的市场,如果进了集采,意味着降价带来的利润缩减,而不进则会面临失掉或是极大的缩减院内市场。

  如何权衡中标降价而失标则失去市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对于财经网的问题,恒瑞并未给出明确答复,而这显然也是所有过去以仿制药作为营收重点的药企需要思考的问题。恒瑞的早前一轮“削减”始于此——“砍掉低端仿制药”。

  而对于手握创新药的企业,能够在医保名单中争得一个席位成为打开院内市场的重要通路,在上轮医保谈判中,“PD-1”竞争尤为激烈,随着多家药企上半年财报的公布,成绩也随之揭晓,令业内吃惊的是,恒瑞PD-1在报告期内出现了销售收入环比负增长。

  “因为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85%,再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恒瑞内部人士回应道。

  集采、医保谈判让药价“挤水”回归理性,同时也让药企过去打开院内渠道的方式“失灵”。销售团队和商业化能力一直是恒瑞的一个优势。

  在PD-1商业化上市后,恒瑞的这个优势体现的很明显。尽管这款产品恒瑞是后来者,但据IQVIA数据显示,在进入医保之前,2020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销售额超过20亿元,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

明日大盘网——股市最新消息,金融资讯栏目,提供最权威的明日大盘行情查询分析,最新股市在线行情,今日大盘在线行情,个股分析,股票经验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总篇数
185382
点击量
102560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