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我国康复器械终端市场规模预计接近500 亿,仍有巨大普及空间,近年CAGR 约20%。老龄化、经济效益多因素催化下,行业有望加速。我们预测公司21-23 年EPS 为1.74/2.34/3.05 元,对应PE 估值为50/37/28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多产品平台化布局打破渠道壁垒,并且工业互联网模式将更加深度绑定医院,我们在行业平均21 年PE 54 倍的基础上,给予公司21 年合理估值60 倍,对应167.04 亿元市值,目标价104.4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 年专注康复器械,成就平台型龙头。公司成立于2002 年,深耕康复医疗器械领域近20 年,形成了20 大系列、400 多种自有产品的丰富产品结构,可以为医院康复科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020 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公司业绩仍稳健增长,实现收入4.96 亿(+16%)、归母净利润1.96 亿(+52%)。21Q1 业绩显著提速,实现收入10.08 亿(+54%)、归母净利润0.34 亿(+64%)。实控人为何永正及郭军玲夫妇,合计控制公司67%的股权。
500 亿康复器械行业仍处普及期,有望加速。据Frost & Sullivan 预测(转引自伟思医疗招股书),2021 年我国康复器械终端市场规模近500 亿,仍处普及期,近年CAGR 约20%。在老龄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控费政策下,康复器械行业更加契合医院临床价值、经济效益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康复器械涉及技术范围广,科室渠道多样,导致其竞争格局分散。公司作为国内康复器械龙头,2020年国内市占率仅约3%,行业集中度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400 种产品助力平台化,工业互联网赋能高端化。公司目前已有400 多种产品,可为医院提供“一站式”康复科搭建,打破渠道壁垒,有望持续超行业平均增长。另外,公司在研的康复医疗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区域康养一体化,实现更高维度的平台化,未来将助力公司成为康复诊疗领域的产品、渠道、服务平台,深度绑定终端。目前,公司已协助部分地区成功打造康养示范(市)县。
风险因素:竞争加剧;行业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2021 年我国康复器械终端市场规模预计接近500 亿,仍有巨大普及空间。老龄化、经济效益多因素催化下,行业有望加速。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EPS 为1.74/2.34/3.05 元,对应PE 估值为48/36/28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多产品平台化布局打破渠道壁垒,并且工业互联网模式将更加深度绑定医院,我们在行业平均21 年PE 54 倍的基础上,给予公司21 年合理估值60 倍,对应167.04 亿元市值,目标价104.4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