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化肥业务依赖度逐步降低,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业务,应对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大幅提升,具备园区一体化优势,产能有序推进,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57/0.75/0.78 元,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1%、30%、5%,最新收盘价对应估值分别为13/10/9 倍。首次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公司化工业务收入利润占比逐年提升、产品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在建化工品产能丰富保障未来3 年业绩高速成长。1)自2012 年以来,公司大力发展化工业务,2016 年实现营收109.5 亿元,化工板块占比66%。2)公司主要产品在建产能有13 万吨PC、10 万吨己内酰胺、13 万吨尼龙-6,各项产能将在17 年底、18 年初逐步投产,保障未来三年业绩高速增长。
多种化工产品涨价有望持续,价差显着扩大,烧碱和甲酸为利润增量主力贡献品种。1)自2016H2 环保趋严,氯碱工艺副产物液氯的下游氯化物生产受限,液氯处理成本达900-1000 元/吨,导致企业下降负荷,烧碱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未来环保压力升级,价格上涨有望持续。2)甲酸供需紧平衡,生产商少,阿斯德停产后短期难以复产,预计甲酸价格有望高位维持。公司目前在建20 万吨甲酸,建成后产能有望达到40 万吨,领跑全球。
国内 PC 产能扩张快,未来高端产品依然紧缺,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181亿元。1)目前我国PC 自给率仅34.5%,未来三年市场规模达181 亿元。2)高功化、专用化是未来发展趋势,高端产品依然紧缺。3)公司PC 产能年底将达20 万吨,将成为国内PC 主要生产商,抢占进口替代先机。
公司园区一体化优势逐步显现,降本提效迎来盈利拐点。1)园区化管理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废污处理成本,实现经济、环境收益双赢。2)公司持续进行旧项目的技改和园区工艺产线的优化,经多年资金投入,园区循环经济性大幅提升,从2017 年开始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
强烈推荐!预计2017~19EPS 为0.57/0.75/0.78 元,2018 对应PE10 倍。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