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项
事项一:公司拟投资 3.31 亿元扩产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生产线产能 300 万平米/月, 2019 年 2 月建成达产,计划分三年释放产能;整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国内工厂拥有 600 万平米/年的铝塑膜产能, 10 年间平均年收入将达 17.7 亿元,净利润 2.6 亿元。
事项二:公司拟投资 0.98 亿元对常州功能材料产业园一期扩产,新增 3 条高端涂布线, 2018 年底建成投产, 2 年全部达产后实现营收 4 亿元,税后净利润 0.7亿元。
经营分析
常州一期项目扩产势在必行: 公司常州功能材料一期项目建成后,打破了国内消费电子领域高端功能薄膜材料由国外厂商主导的局面,相关产品已经进入苹果、 OPPO 等供应体系;拟收购千洪电子之后,我们认为公司在 3C 领域将持续放量,扩产势在必行;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拥有 9 条高端涂布线,年产值将达到 20 亿元,有望贡献 3 亿以上的净利润。
铝塑膜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将成为公司主要利润增长点: 近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尤其软包电池迎来了发展良机,铝塑膜是目前国内唯一没有国产化的软包电池材料,预期 2020 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在 3 亿平米左右,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扩产后将达到 800 万平米/月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塑膜供应商,我们估计满产后将至少为公司带来 2.3 亿/年左右的利润贡献。
转型功能性材料公司已初具规模,未来 3 年仍将保持高增长: 公司从 2013年开始布局功能材料的生产, 2016 年随着海外合作以及外延并购的陆续落地,这一趋势开始加速,随着 OCA 胶等功能薄膜材料的不断放量以及未来2018 年三季度起常州铝塑膜,以及常州三期其他其他功能性光学膜的陆续建成投产,未来 3 年公司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仅考虑收购千洪电子股权增加的股本而不考虑募集资金所增加的股本后,暂维持预测公司 2017~2019 年摊薄后 EPS 分别为 0.41 元、 0.81 元、1.34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64、 33、 20 倍。公司在功能材料领域继续加大布局并在下游客户不断放量,拟收购千洪电子也将完善公司产业链,我们强烈看好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千洪电子不过会,导致预期差影响公司估值;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