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况
2 月25 日,公司公告,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9.51 亿元,募集资金用途为:1)3.53 亿元用于年产15,000 吨电子功能粉体材料建设项目;2)2.22亿元用于年产20,000 吨锂电池涂覆用勃姆石建设项目;3)1.96 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1.8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公司拟在蚌埠自贸区实施建设“年产8 万吨新能源锂电池用勃姆石智能化生产二期项目”,投资总额预计约10 亿元人民币,用地面积约175 亩。
评论
勃姆石下游需求饱满且供应紧张,二期8 万吨项目启动进一步释放弹性。在锂电池客户需求持续旺盛和勃姆石涂覆渗透率加速提升的背景下,公司同步加快勃姆石扩产节奏,我们预计Q4 出货4500-5000 吨,季度出货环比持续提升;截至21 年底达产产能达2 万吨,21 年全年出货量约1.55-1.6 万吨,较20 年同增143%-151%。公司预计,此前一期项目新增4 万吨产能有望在22年底全部建成投产,本次二期项目再次投放8 万吨产能,在投产节奏方面,我们预计22 年6 月/22 年12 月/23 年6 月底有望分别投产2/2/4 万吨,对应22/23/24 年底达产产能分别6/10/14 万吨,进一步释放业绩弹性。
电子材料多点开花,加速细分领域批量供货进程,形成第二成长曲线。具体来看,1)新增导热用球形氧化铝产能9,800 吨/年,在新能源锂电池模组导热粘接胶、集成电路封装等领域需求突出;2)新增芯片封装用Low-α射线球形氧化铝产能200 吨/年,单吨价值量和利润水平较高,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Low-α氧化铝量产能力的企业,打破国外垄断锁定高端市场;3)锂电池涂覆及电子陶瓷用亚微米高纯氧化铝产能5,000 吨/年,以勃姆石包覆可以有效减小氧化铝自身的硬度,有助于满足下游客户的差异化采购需求。
研发深化市场布局,重点关注导电材料和SOC系统。该项目重点围绕3 个具体研发方向,分别是:(1)陶瓷化聚合物用无机粉体材料的研发;(2)纳米碳纤维导电材料的研发;(3)固体氧化物电池(SOC)系统的研发与试制。
其中,SOC具有发电、储能、固碳三大功能,产业化空间广阔,公司基于中科大材料系研究团队,从材料端进行阳极、阴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源头研发和生产,可实现从原材料到单电池、电池堆、发电系统的完整产品链。
估值与建议
我们认为此次定增成功可有效保障公司产能扩张、巩固锂电池涂覆材料龙头地位,同时丰富市场布局,开辟远期新增长点。我们维持公司21/22/23 年净利润1.0/2.4/4.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3 年25.1x P/E。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与100.97 元目标价,对应37.2x 23 年P/E,较当前股价有48%的上行空间。
风险
新能源车销量不达预期,勃姆石涂覆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