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 1)华北排污许可证核发推进玻璃行业首次实质去产能,旗滨作为 A 股浮法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2)旗滨产线集中华南和华东,不受环保去产能政策影响。 3) 2018 年浮法产线面临集中检修,供给端自发性收缩提供更多安全垫。 4)旗滨从 2015 年开始布局附加值更高的下游深加工和海外投资, 2018年新业务利润增长有望逐步兑现。
玻璃行业接力供给侧 华南浮法企业最为受益
2017 年 11 月,环保许可证推进拉开玻璃去产能大幕。截止 12 月底,全国共关停 9 条浮法产线, 11 条深加工产线。 排污许可证核发目前尚未完成,玻璃产能关停有望继续发酵。 全国浮法玻璃和深加工产能集中在华北、华南和华东。 华北供需双杀,华南和华东浮法玻璃龙头最为受益。旗滨集团产能共 1亿重量箱,居全国浮法线产能第二。 公司主要产销集中华东和华南,不受华北减产影响。
除此之外, 2018 年玻璃浮法线面临集中检修压力,明年浮法有效产能保守估计将继续下降 2.3%。玻璃产线内生收缩动能提供更多逻辑安全垫。
公司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周期与个股成长共振
横向对比旗滨与同行玻璃上市企业,旗滨扩张速度快,但短板在于产业链集中上游附加值不高、周期波动大的浮法原片。 2015 年开始,公司积极布局节能玻璃、光伏等下游深加工产业链,以及马来西亚产线等海外投资。新业务有望从 2018 年开始贡献盈利,公司成长与行业周期性回暖有望共振。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玻璃去产能后供应收缩,需求平稳预期下行业利润向好。预计公司 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78、 80 和 98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9、 14.6 和 16.6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2、 0.56 和 0.64 元,对应 PE分别为 16.90、 12.63 和 11.11 倍。考虑行业 PE( TTM)为 23 倍,公司为 20倍,公司合理 PE( TTM)在 23 倍左右,故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急速下滑,环保政策变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