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 年3 月30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4.97 亿元,同比增长31.73%;实现归母净利润14.64 亿元,同比增长10.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47 亿元,同比增长29.03%,与前期简报相符。
金融政策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大零售及大资管IT 同增40%。1)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1.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73%。主要原因系得益于金融创新政策等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且相比去年,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大额资产减值损失。2)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保持持续增长。行业方面,保险、私募市场拓展情况良好,证券、基金、期货、信托等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产品方面,新一代核心产品如O45、估值6.0、TA、理财销售、投顾产品等推广顺利,获得了客户青睐,UF3.0 实现全业务上线,分布式云原生架构与多家券商取得了深度合作,继续保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中,大零售IT 业务实现收入21.11 亿元,同比增长39.79%,占收入比例为38%;大资管IT 业务实现收入17.06 亿元,同比增长39.84%,占收入比例为31%;数据风险与基础设施业务实现收入3.54 亿元,同比增长18.59%,占收入比例为6%;银行与产业IT业务实现收入3.54 亿元,同比减少2.54%,占收入比例为7%;互联网创新业务实现收入8.04 亿元,同比增长33.69%,占收入比例为15%;非金融业务实现收入1.63 亿元,同比减少6.47%,占收入比例为3%。3)同时,并购投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了Finastra 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的资金管理系统Summit 和Opics 相关业务及知识产权,并与控股子公司云赢网络进行业务整合,完善了公司在资金交易系统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助力业务发展。
人员投入保障长期稳健发展,费用整体稳定、大力投入研发。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成本14.85亿元,同比增长55.31%;毛利率为72.99%,比上年同期降低4.1 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业务增长及人工成本增长所致。2)销售费用5.58 亿元,同比增长57.69%;占收入比例为10.15%,比上年同期提升1.67 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期人员及薪酬增长所致。管理费用6.81 亿元,同比增长26.31%;占收入比例为12.40%,比上年同期降低0.53 个百分点。3)研发费用为21.93 亿元,同比增长43%,占收入比例为38.92%,比上年同期提升3.07 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期人员及薪酬增长所致。报告期内,恒生核心产品UF3、O45、估值6、新一代TA,全部完成云原生技术升级,同时也在重点客户正式上线;技术升级方面,Light 技术平台继续做深做强,引入新技术;另外,公司也积极参与数据库、高性能、人工智能等多项新兴技术标准建设
战略级产品O45 在首家基金上线,迎接投研一体化新时代。1)近年来我国资管行业迎来大发展,根据Wind 数据,截至2021 年底,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到67.87 万亿元,同比增长15.05%,其中公募基金占比约为37.66%。2018 年资管新规推出,推动了资管行业回归本源,也为基金公司在与银行、券商等的同台竞技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投研能力带来空间。2)与此同时,科创板启航、投顾试点落地、ETF 火热,以及全球化投资、ESG 投资兴起等,都在不断拓宽交易市场、交易品种,给了公募基金更大的发挥舞台。这就对基金公司的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底层IT 系统建设需求暴增。
3)2021 年12 月20 日,公司官方公众号报道,恒生新一代资产管理系统O45 正式在华宝基金上线,支持全产品、全业务,覆盖境内外交易品种,打通了境内外实时风控系统,集境内外资产的指令、交易、风控、清算于一体。同时,O45 还引入了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Finastra 在投资决策业务方面的经验,助力投研管理更快实现从How-to-buy 到What-to-buy 再到Auto-buy 的跨越。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关键假设及近期公告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80、83.34 及101.3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6、22.67 及28.24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受益程度不及预期;金融上云进度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